地址 / Address
111031台北市士林區福華路180號
No.180, Fuhua Rd., Shihlin Dist., Taipei City 111031
電話 & E-mail / Phone & E-mail
+886-2834-5066
info@dac.taipei

神秘的加密藝術-這無關金錢(CryptoArt – It’s Not About Money)

在2020年Covid-19疫情的影響下,作為公眾開放空間的美術館也得在面對政府防疫措施強制封鎖(Lockdown)期間關上大門,無法繼續呈現精心規劃的展覽與作品,使得許多館舍紛紛運用各式數位媒體工具如:360度實拍建立的虛擬展場、現場導覽直播⋯等,將實體展覽改為線上形式來持續的推廣展覽與研究內容,觸及無法親臨現場的觀眾們。而同樣面臨此一境遇的德國卡爾斯魯藝術與媒體中心(Zentrum für Kunst und Medien,以下簡稱ZKM)則規劃一個近期話題不斷、以數位原生作品為主的加密藝術虛擬展覽。

雖說是虛擬展覽,ZKM仍融合了線上知識內容與線下實體的視覺呈現,線上以展覽網頁的形式,將研究與爬梳區塊鏈、NFT與數位藝術之間的發展背景帶出,且與合作的NFT(Non-Fungible Tokens)[註1]作品平台artbolcks直接呈現交易生態的樣貌。實體方面則選在前門廣場玻璃立方建物的大型LED螢幕進行對外的公開展示,以櫥窗瀏覽的方式呈現ZKM自2018年購藏的NFT作品及部分私人藏品,在封鎖時期也可以持續觸及不同的觀眾群體。

在NFT的發展背景上,第一個具有藝術實驗性的NFT可以追溯到2014年的藝術家Kevin McCoy,他對於運用區塊鏈技術使藝術家可以不需要中介便能直接向粉絲出售作品感到很大的興趣[註2],於是在該年5月由根莖網(Rhizome)在紐約新美術館(New Museum)舉辦的研討會「Seven on Seven」,與其技術合作的夥伴Anil Dash一同發表〈Monegragh〉計畫,他在舞台上出售一個由其伴侶所製作的影像GIF圖檔給Anil Dash,並且示範使用Namecoin區塊鏈公布GIF的所有權轉移情況[註3],以此作為基底創立了「Monegragh」,一個運用區塊鏈技術來認證數位物件的平台。同年間,另一個運用區塊鏈技術專門針對數位藝術進行註冊服務的「ascribe」在柏林成立,緊接在2015年,長期關注區塊鏈技術的藝術家Harm van den Dorpel(其個人早在各式NFT交易平台設立前,即將作品與區塊鏈結合,並以比特幣(Bitcoin)將其賣給維也納應用美術博物館(Museum für angewandte Kunst)[註4]),則創立「left gallery」平台販售具區塊鏈認證以及可下載形式的數位作品。

「left gallery」作品販售平台網站截圖,圖片來源<https://left.gallery>。

2016年底,兩位程式開發者John Watkinson與Matt Hall創造了迄今最著名NFT作品之一的《CryptoPunks》,他們開發一套像素人物角色產生器,可隨機組合一些視覺特徵(如太陽眼鏡、皮膚顏色、髮型等),以此生產了1萬個24×24像素的小肖像圖畫,以如同棒球明星卡般的形式供人蒐集甚至交易。為此他們選擇透過「以太坊區塊鏈」(Ethereum)[註5]平台,研發出一個技術方法將這些數位圖像資訊與市場交易功能寫入區塊鏈,並於2017年6月開始在網路上進行交易。此種交易形式在短短的五個月後,被由藝術家Guile Gaspar和其團隊Dapper Labs開發出的《謎戀貓》(CryptoKitties)所帶來熱潮給席捲,因為這些由程式運算產生的數位貓,不只能夠像《CryptoPunks》的人頭肖像被蒐藏,還加入遊戲的概念,讓玩家或稱收藏家可以配對透過繁殖貓咪,創造出更稀有的特徵,來獲得更高的價值,此一交易熱度甚至一度造成以太坊區塊鏈平台當機。

藝術家John Watkinson與Matt Hall製作的《CryptoPunks》(2016),攝影:林子荃。

 

由藝術家Guile Gaspar和團隊Dapper Labsd開發出的《謎戀貓》(2017),攝影:林子荃。

回應此一熱潮,ZKM自身則在2017年10月策劃的特展「Open Codes:生活在數位世界」(Open Codes. Leben in digital Welten)中,開始觸及區塊鍊的議題的討論,由身為ZKM技術人員兼軟體開發者和藝術家的Daniel Heiss構思了 「Krypto-Lab」計畫,在展覽期間試圖透過工作坊、講座、與展覽作品,以大眾普遍能理解的角度切入解釋區塊鏈技術。在這個計畫的進行過程中,ZKM也實際購藏了《CryptoPunks》、《謎戀貓》、Harm van den Dorpel的作品《event.listeners》。這樣的舉動,某層面可推測為ZKM作為一個藝術與媒體中心,為紀錄與保留NFT發展的脈絡,將具有某時代階段意義的作品進行收藏,以作為一種未來歷史上的回顧。

回到NFT的交易上,一般來說購買NFT作品的買家會獲得一張證書,這張證書所指向的作品檔案可能是直接儲存在區塊鏈上,也可能是儲存在網路伺服器或星際檔案系統(InterPlanetary File System,簡稱IPFS)[註6]之中。然而ZKM自開始收購此類數位原生作品以來就在關注的是將作品本身儲存在區塊鏈上的這種形式,更精確的說,即是透過區塊鏈的程式碼來生成作品,藉由此方式ZKM得以用常見的方式進行收購與儲存NFT作品,同時也能推進探索區塊鏈的另一種面向。

藝術家John Watkinson與Matt Hall以區塊鏈內程式碼演算所生成的作品《Autoglyphs》(2019),攝影:林子荃。

而這種儲存在區塊鏈上的NFT作品,其所有資訊包含作品生成的演算法,都被儲存在如以太坊區塊鍊上,基本上是永遠不可改變且是公開開放的,某程度來說可保證作品是安全的被儲存,前提是只要以太坊區塊鏈還持續存在著。此種透過演算法生成的作品,則在2019年由前述創作出《CryptoPunks》的藝術家John Watkinson和Matt Hall創造第一個區塊鏈上生成的作品《Autoglyphs》。此作目前也在2019年ZKM推出的典藏大展「書寫未來的歷史」(Writing the History of the Future)與那些被視為數位藝術先驅A. Michael Noll和Kenneth C. Knowlton的作品共同展出。

然而就在前景看似一片美好的發展下,2020年底藝術家Memo Atken發表一篇個人觀點的文章〈加密藝術不合理的生態成本〉[註7],希望引起大眾的注意運用區塊鏈技術所消耗的大量能源,這個充滿爭議的問題在於許多區塊鏈的底層技術-關鍵的共識機制:工作量證明(Proof of Work,簡稱PoW)-是以付出大量的時間與電腦的運算能力,且電腦必須持續在高效能的狀況下運作,來獲得新的區塊以擴展整條區塊鏈。此機制最初設計的考量,是防止駭客能找到漏洞,進行惡意攻擊,進而獲取相對應的獎勵。然而許多的研究統計顯示,以目前Digiconomist提出的統計數據為例,比特幣區塊鏈的年耗電量估計為124兆瓦小時,此電力輸出相當於巴基斯坦全國一整年的耗電量。[註8]

        當然這樣的重大缺陷,已使得世界各地的開發者致力開發運用其他技術的共識機制如「權益證明」(Proof of Stake,簡稱PoS),來試圖減少對於能源的大量消耗對於氣候生態的危害。而近年也積極參與生態議題討論的ZKM[註9],在面對這樣的爭議時則選擇暫時停止購買以太坊區塊鏈上的NFT作品,同時觀察其他替代(alternative)區塊鏈的發展。在此爭議甚囂塵上的同時,藝術家Harm van den Dorpel也於今年(2021)2月發表一篇〈代幣化的永續發展〉文章[註10],闡述自2015年至今以來,其運用區塊鏈創作以及創立「left gallery」進行作品交易的個人觀察,並表明且認同放棄「工作量證明」改以「權益證明」的機制,「權益證明」是有機會能改善與NFT相關的環境問題的觀點。然而,他也指出,當探討區塊鏈的環境議題時,我們是否也該詰問,一般大眾日常搜尋使用的google其背後的數據中心或其他網路科技應用,對於環境破壞的影響程度又是如何?為什麼大多數人對這類型的用電量質疑反而比區塊鏈應用的關注來的少得多,這些部分隱藏在科技背後的,也許是更多與商業或社會相關的拉扯,也相當值得我們去好好思考。

  • 註1:NFT全名為Non-Fungible Token,中文譯作「非同質化代幣」,其特性是無法互相取代與分割,每個NFT都有專屬編號,具有獨一無二的唯一性,在與區塊鏈的「不可竄改」特性,即創造「不可竄改的唯一認證」,使得藝術作品能夠證明其來源、交易紀錄乃至限制其可複製性。詳細可參見:https://www.rayskyinvest.com/29482/what-is-nft
  • 註2:紐約時報在今年5月的NFT專題〈不為人知的NFT熱潮故事〉(The Untold Story of the NFT Boom)報導中,整理出NFT發展時序與相關背景,來討論目前NFT熱潮的原由。資料來源:https://www.nytimes.com/2021/05/12/magazine/nft-art-crypto.html
  • 註3:從今年根莖網也開始發表多篇有關NFT議題的文章,其中在此篇〈另一個新世界〉(Another New World)即在開頭談到藝術家Kevin McCoy跟Anil Dash在2014年「Seven on Seven」研討會發表過程。資料來源:https://rhizome.org/editorial/2021/mar/03/another-new-world/
  • 註4:2015 年由Jack Smith IV在「觀察家」(Observer)網站上報導〈維也納應用美術博物館用比特幣購買螢幕保護程式〉(Viennese Art Museum Uses Bitcoin to Buy a Screensaver),短短的以個人觀點介紹該博物館以比特幣購買Harm van den Dorpel作品,成為“首個”以虛擬貨幣購藏區塊鏈作品的博物館。資料來源:https://observer.com/2015/04/viennese-art-museum-uses-bitcoin-to-buy-a-screensaver/
  • 註5:以太坊(Ethereum)為一開源且具有智能合約功能的公共區塊鏈平台,通過專用加密貨幣以太幣(ETH)可提供去中心化的虛擬機器來處理對等合約。詳見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zh-tw/以太坊。
  • 註6:星際檔案系統(InterPlanetary File System),旨在超越HTTP創立更好的網路環境,其為建立持久且分散式儲存和共用檔案的網路傳出協定。詳見IPFS官方網站:https://ipfs.io/#why。
  • 註7:Memo Atken所發表的〈加密藝術不合理的生態成本〉(The Unreasonable Ecological Cost of #CryptoArt)原文可參見:https://memoakten.medium.com/the-unreasonable-ecological-cost-of-cryptoart-2221d3eb2053
  • 註8:Digiconomist針對比特幣能源消耗指數製作了詳細的統計資訊,可參見:https://digiconomist.net/bitcoin-energy-consumption。
  • 註9:ZKM在2020年5月推出有關於地球生態、環境氣候議題的特展「關鍵地帶」(Critical Zones),展覽內容可參見:https://zkm.de/en/exhibition/2020/05/critical-zones
  • 註10:藝術家Harm van den Dorpel於其個人網站所發表的〈代幣化的永續發展〉(Tokenizing Sustainability)原文可參見:https://harm.work/news/tokenizing-sustainability
  • 加密藝術-這無關金錢(CryptoArt – It’s Not About Money)展覽網站:https://zkm.de/en/exhibition/2021/04/cryptoart
作者
林子荃
現就讀德國斯圖加特國立造型藝術學院「新媒體與數位資訊保存維護」碩士學程,及臺灣數位藝術基金會發起之「科技藝術典藏基礎計畫Save Media Art」國際交流主任,曾任臺北數位藝術中心技術組組員、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管理組專案助理。畢業於臺灣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碩士班,擅長以錄像、多頻道影像裝置為創作媒材,融合其個人創作經驗,關注於數位與類比媒體藝術作品的保存維護與修復實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