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 Address
111031台北市士林區福華路180號
No.180, Fuhua Rd., Shihlin Dist., Taipei City 111031
電話 & E-mail / Phone & E-mail
+886-2834-5066
info@dac.taipei

多元文化視角下的數位與虛擬實境

本文第一部分將勾勒今年甫結束的「巴黎異國文化週」的緣起、底蘊及籌劃方式,並簡介今年主題「數位與虛擬實境」之旨趣;第二部分將深入介紹今年各國針對該主題所策劃的展覽內容及相關討論。
  2018巴黎異國文化週「數位與虛擬實境」主視覺。

2018巴黎異國文化週「數位與虛擬實境」主視覺。
(圖片出處:活動官網https://www.ficep.info/semaine-des-cultures-etrangeres

不論是輝映著啟蒙思辨的「光之城」(Ville Lumière)、戀人情思中傳唱的「浪漫花都」、亦或海明威筆下的一席流動饗宴,巴黎始終擁有無數別緻象徵與文人雅士相繼評論的美名。然而若從日常生活來觀察,你總能在紛擾的巴黎地鐵上聽見各種熟悉或陌生的話語在空氣中恣意飄散著:羅馬尼亞語、波斯語、加泰隆尼亞語,更別提德語、意大利語、英語了。同樣地,你總能在城市各轉角遇見各式餐廳:衣索比亞料理、黎巴嫩菜、西班牙Tapas等等。從這觀點來看,深植在日常巴黎巷弄街道的反而應該是文化的「多元」。
 
近年來大家逐漸熟知的巴黎白晝之夜(La nuit blanche)活動起源於2002年,而事實上在同一年,駐在巴黎約五十多國的駐法文化機構共同倡議發起一項嶄新的國際性藝文組織計畫,亦即成立「巴黎文化機構網絡」(Le forum des instituts culturels étrangers à Paris,Le FICEP),其旨在使巴黎這座本身匯集多元族群的城市,邁向更深度的文化多元性,並藉由每年九月中下旬舉辦的「巴黎異國文化週」(La semaine des cultures étrangères)具體呈現他們的願景。作為一個國際性的藝文活動平台,FICEP使各國駐法文化中心不僅能執行與法國文化交流的單邊任務,更重要的是建立各國文化活動之間的多邊網絡,讓各國文化機構得以彼此串連融合並面向世界。自2002年起,每年該活動皆先選定一概念、情境、或形象作為該年主題—如2017年的「街」(La rue)、2016年的「我15歲」(J’ai 15 ans)、或2010年的「文化資產」(Patrimoine culturel)等,進而由各國駐法文化單位籌辦具體活動內容,形式主要包含展覽、表演藝術、工作坊、論壇或研討會等。
 
今年第17屆的巴黎外國文化週以「數位與虛擬實境」(Digital et Réalité virtuelle)為母題,總計有30個國家參與,期許在數位科技躍進的當代,能透過藝術與文化的範疇來回應已深刻影響我們日常行為與生活感知的數位時代,亦即在這樣的現狀下,人與世界、人與人、人與物件或作品之間的關係與互動面臨怎樣的變化與挑戰,而「數位藝術」(L’art numérique)與各國文化動能又如何遭遇、思考、回應甚至重新形構我們所面臨的「現實」,或者應該說「現實—虛擬」。
 
為了使所謂的「多元」能夠確切落實,FICEP對於各國的展覽或活動內容、地點、期程、方式均給予最大程度的自主性。在具體操作方式上,就地點而言,大部分的展覽或展演多半於各國駐法文化單位的場館舉行,如義大利、丹麥、羅馬尼亞等,但也有與巴黎當地官方藝文機構或民間藝文替代空間合作的方式進行,如盧森堡與位於巴黎近郊昂吉安萊班(Enghien-les-bains)的科技數位藝術中心(Centre des arts)合作,而台灣則於近法國國家圖書館的複合藝文空間合作;就參展藝術家而言,有集結該國諸位藝術家共同聯展的方式(台灣),有展出該國單一藝術家作品(羅馬尼亞),亦有邀請該國藝術家團體籌劃執行,如丹麥的「哥本哈根創意」(Copenhagen Creatives)團體或義大利的「湛藍工坊」(Studio Azzurro)科技藝術團體。
 
今年甫結束的「巴黎異國文化週」以《數位與虛擬實境》為主題,共有30國家從各自文化觀點出發分別籌劃各項展覽、論壇、及展演活動,以呼應今年關於「現實—虛擬」的母題,以下將介紹幾個主要參展國家的展覽內容。
 
有趣的是,在今年《數位與虛擬實境》主題的號召下,各參展國並非全然以所謂「數位藝術」作品—即使以最廣義的角度來看—為策展重點,而較著重於探討身處數位時代的我們與世界的關係,事實上這也間接地反映各國對於數位時代的態度與想像。例如土耳其文化中心的展覽「4K畫質土耳其」(La Turquie en 4K)側重於文化觀光的推廣,其展覽作品為伊斯坦堡的全景俯瞰靜態攝影及以4K畫質拍攝的國家景致介紹的動態錄像;愛爾蘭文化中心的「被監控者」(Surveillé.e.s)主題則以畫作、雕塑、攝影及錄像等作品討論自二十世紀以來大眾隨著科技創新一同進化「被監視經驗」;羅馬尼亞文化中心所展出的則由該國藝術家Cosmin Cocis的雕塑作品《光之身體》(Corps de lumière),藉由該作品其試圖勾勒人類身體如何成為一種光源自我生成的虛擬經驗。
  《光之身體》(Corps de lumière),Cosmin Cocis(羅馬尼亞),複合媒材裝置,2015。

《光之身體》(Corps de lumière),Cosmin Cocis(羅馬尼亞),複合媒材裝置,2015。
(圖片出處:本文作者)

相對地,其他較直接切合本次週展主題《數位與虛擬實境》的作品主要多為人機互動與虛擬實境作品。例如巴黎台灣文化中心展出陶亞倫的《EP7,1》與黃心健的《沙中房間》兩項作品,均嘗試藉由虛擬實境技術建構無限延伸的嶄新空間體驗;丹麥「哥本哈根創意」的Makropol團體創作的《在此現實中成為你自己的上帝》(Be your own God in this reality)則以VR技術與360度全景影像,帶領觀眾先從高爾夫開球啟動後續一連串不同現實場景調度,在深夜高速行駛的車輛中聽著老友抱怨,在郊區大型美式家庭餐廳中聆聽老太太的歌聲,在大批海鳥盤旋天空的海灘上目睹一位孕婦即將臨盆,儼然一段既身歷其境卻也撲朔迷離的詭譎探險;而盧森堡「如地似天」(Sur le Terre, Comme au ciel)展覽中由VR藝術家Laura Mannelli及聲音藝術家Gérard Hourbette共同創作的《神曲體驗》(Near Dante Experience),則以但丁的作品「神曲」為創作框架,透過3D動畫及電子聲響使觀眾能如但丁一般見證「神曲」中的天堂、煉獄及地獄。至於人機互動的部分,台灣「實境工廠」(Reality Factory)中,則有林經堯與黃郁傑的《未來家庭—人工智慧水族箱》利用擴增實境與人工智慧技術,打造與虛擬生物共同生活的可能性,以及蔣佳錡與法國藝術家Raphael Isdant合作的《觸見計畫》,由觀眾肢體接觸的電流啟動裝置,基於不同體質組合,連結社群媒體中隨機創生的情感書寫,形成一種遊走於物質與虛擬之間的異質遭遇;而丹麥的FOO/SKOU藝術家組合以《3格式桌布》(Format 3 Wallpaper)作品讓觀眾透過手機應用程式作為辨識介面,掃描現場設置的物理石牆上的各式圖案,以觸動共81個以正方形、圓形、三角形為基底的圖案所蘊含內建的各式聲響與音符,其嘗試藉由眼-耳-實體-虛擬的交雜連結,讓觀眾在移動手機辨識的過程中,彷彿用手撩過一大排風鈴,接連迅即發出不同令人驚喜的聲響。此外,義大利「湛藍工坊」團體的作品《事物的花園》(Le Jardin des Choses),以6部鈷藍色螢幕投現一項有趣的影像經驗。他們以紅外線攝影機拍攝放置在低溫箱中的各種物品,木棍、玩偶、茶壺、氣球、鐵鎚、鋸子等,而各種物體的影像必須以人體手掌觸摸物體的體溫傳導後,才能在紅外線攝影機下成形顯現,並在數秒後隨著熱感消逝,物的形象也隨之在鏡頭下消逝。「觸摸,為了觀看(Toucher pour voir)」巧妙地揭露了「視覺—觸覺」的隱匿聯繫。
  《在此現實中成為你自己的上帝》(Be your own God in this reality),Makropol(丹麥),VR虛擬實境、複合裝置,2017。

《在此現實中成為你自己的上帝》(Be your own God in this reality),Makropol(丹麥),VR虛擬實境、複合裝置,2017。
(圖片出處:本文作者)

  《3格式桌布》(Format 3 Wallpaper),FOO/SKOU(丹麥),布簾、紙、手機應用程式、聲音,2017。

《3格式桌布》(Format 3 Wallpaper),FOO/SKOU(丹麥),布簾、紙、手機應用程式、聲音,2017。
(圖片出處:本文作者)

整體而言,生活於數位時代的我們,究竟該如何回應它的挑戰並反思它的發展可能性,而數位藝術又可扮演怎樣的角色或發揮怎樣的功能?此次活動的幾場研討會或可給出幾個初步反思。如義大利文化中心舉辦的「虛擬的現實:哲學、美學、科技(La réalité du virtuel : philosophie, esthétique, technologie)」研討會上提出,一方面,VR技術的多元應用確實帶給人們不同的空間體驗,但此種新穎的「世界」經驗中卻蘊含著一種弔詭,亦即透過視覺的延伸,人們的確體驗到一種不曾觸及的世界,但在這體驗中人們能看見一個「世界」,然而卻因為頭戴型顯示器的限制,人們卻無法看見「自己」,而我們又該如何理解這個沒有「自己」的「世界」?另一方面,這也意味著數位時代的影像已漸漸不再以「螢幕」為介面,而是以人的身體為介面,而我們又該如何回應這樣的變化?相對地,「速度」乃是數位時代其中一項重要操作標準與象徵,在此議題上,德國文化中心邀請目前當紅法蘭克福學派的社會哲學家Hartmut Rosa以「共鳴:另一種與世界的關係(Résonance, inventer un autre rapport au monde)」為題進行演講。作為批判理論的第四代繼承人之一,其著名的「加速理論」曾指出當代人類所面臨的新異化形式,而所謂的「共鳴」則是他嘗試提出一種重建人類與世界共存的關係,進而緩和或解消當代社會中由於「加速」而生成關於生態、民主、集體心理的危機。至於作為歐洲文化源頭的希臘所思考的則是「考古學領域的虛擬實境應用(La réalité virtuelle au service de l’archéologie)」,一方面鑒於近年來世界遺產的保護遭遇不少如氣候變遷、戰亂、都市發展等挑戰,另一方面隨著大範圍的地景掃描與3D影像化技術的提升,使得考古學研究及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朝向新的發展方向,例如2016年專精於3D數位化的法國新創公司ICONE便與駐希臘法國學院合作,以3D數位技術重現希臘提洛島(Delos)的文化遺跡。
 
透過此次「巴黎異國文化週」活動,我們可以鮮明地感受到「差異」與「融合」這文化結構內部的二元辯證。你會在整個大巴黎地區移動,從蒙帕納斯街區漫步到羅馬尼亞社群,從香榭麗舍大道上的某大使館文化中心轉折到巴黎郊區的數位藝術中心,從當代建築的極簡空間跳接到奧斯曼建築的典雅場館;你會在各展覽空間遭遇來自各地不同年齡層的觀眾,彼此交換著關於作品的想法,關於虛擬實境的冒險體驗,關於數位時代如何重新形構我們的感性經驗,又為我們開啟了哪些可能性;你會與一位羅馬尼亞裔的義大利人在巴黎郊區的展覽,討論盧森堡藝術家以但丁創作於十四世紀初的「神曲」為主軸所創作的數位虛擬實境作品。然而透過這整體的觀展體驗,我們可以思考的是,著重於人機互動或世界建構的數位藝術作品是否可能在面對這些文化歧異的臉龐時,開啟嶄新的對話空間?或者說,當代數位藝術作品能如何回應多元文化的議題?畢竟,正是這些多元疊迭的文化脈絡以及橫跨數百年的歷史維度,使今年的活動激盪出更深刻且更有待探索的餘韻。
 
2018第17屆巴黎異國文化週-數位與虛擬實境(2018.09.21-09.30)
主要參與國家:丹麥、烏克蘭、盧森堡、義大利、德國、愛爾蘭、南韓、塞爾維亞、希臘、台灣、保加利亞、羅馬尼亞、阿爾巴尼亞、土耳其、加拿大。
網站連結:https://www.ficep.info/semaine-des-cultures-etrangeres
作者
姚智中
巴黎第八大學哲學系碩士班–藝術與文化批判分析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