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 Address
111031台北市士林區福華路180號
No.180, Fuhua Rd., Shihlin Dist., Taipei City 111031
電話 & E-mail / Phone & E-mail
+886-2834-5066
info@dac.taipei
Back

【DAC專欄】程式化:規則、編碼與藝術中的編排,1965-2018(上)

「程式化:規則、編碼與藝術中的編排,1965-2018」(Programmed: Rules, Codes, and Choreographies in Art, 1965-2018)於去年9月28日在紐約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開展,將持續展出至今年4月14日。策展人Christiane Paul和Carol Mancusi-Ungaro似乎網羅了今日最熱門的概念:演算法、線上圖片流以及社群媒體上的日常政治。策展人同時關注數位藝術作品與先前藝術流派的關係,「程式化」收錄了40件作品,探索基於編碼而生的藝術的侷限性,並查考過去幾代以來,那些倚靠數學計算的藝術作品是如何促成思想的發展,又是如何輾轉流衍成當代的數位藝術風格。
 
「程式化」展覽的主題路線可分為二,一是展示編碼技術如何影響和改變概念藝術,二是展示演算法和指令如何操縱人類的視覺經驗世界。前者以概念藝術與生成藝術為主。概念藝術的作品由一套規則或系統的所支撐。藝術家使用抽象概念或指令來生產他們的作品並非新鮮事,像是利用數學原理、心智圖表、或建立顏色變化的規則,正如共同策展人Carol Mancusi-Ungaro所談到,「程式設計了規則,規則生成藝術作品,這樣的原理最早可見於極簡主義藝術家Josef Albers的早期作品」,在系列作品當中可見到許多整齊劃一的彩色正方形和矩形,這些幾何圖形是抽象的色彩理論的實踐形式。
 
試圖以理性與分析引導創作生產歷程的還有編舞家Lucinda Childs、藝術家Sol LeWitt和作曲家Philip Glass共同創作的「舞蹈」(Dance),他們將圖畫投影在地板上,以繪製出舞者的動作,並根據每個部分的照明設計進行著色。值得注意的是,早在70年代,Joan Truckenbrod已利用程式語言製作電腦繪圖,當時的她認為演算法是可以被重新編制的,這也給予了她將想法轉化成形式的可能。這些作品揭示了每位藝術家在不同媒材中探索的物質的連續性以及基於規則的通用性,他們試圖為作品建立一套文法在先,一套創作背後不可或缺的系統建構。
 
生成藝術可視為概念藝術之後更強調系統的自主與有機特性,藝術家割讓一部分(或全部)的創作主導權割讓給一個機器或系統,由具有生成性的機器或系統、自主運作並創造作品。藝術家透過自然語言規則、數學運算、電腦指令或是生物機能,都是具有生成性的系統。如Alex Dodge將編碼視為一種「在邏輯和抽象框架內理解世界的工具」,並且使用它來生成視覺呈現,由最基本的組成元件逐漸地生成複雜的互聯形式,他的作品建立在自身可持續生成的模式上,以有限的形狀表達無限的變化,他的繪畫強調了編碼作為一種邏輯的力量,並允許形式出現並實現自己。生成藝術的作品在此自主誕生、生長,這個開放、可被觀看的過程也成為作品的內容。同時,透過觀看人類與機器(電腦)互動交談的程序,作品邀請我們重新思考作者的身份為何,並重新思考溝通與意義的疆界。
 
不論藝術家是選擇精細地製作那些提供作品依存的指示及系統,以至於作品不可能有任何變異的空間,或者是僅僅提供一個起點,接著讓作品自由地產生驚喜或變異,這兩種類型的創作都彰顯了作品背後的系統性。與此相反的是作品理念則是為了消除形式與內容之間的對立,並試圖為兩者搭建起橋樑,例如藝術家W. Bradford Paley的「編碼檔案」(CodeProfile)乃是將電腦程序做為文本,利用不同顏色的線段標記人們如何閱讀程式碼,展現出數位藝術的本質乃是由語言制定出指令並驅動,並將重點放在形式對象之下的理念之後,透過展示他們創作使用的指示語言,試圖將形式與內容重合為一。
 
鑑於數位科技如人工智能等在現代生活中越發扮演著重要角色,「科技及技術理論對人類思維造成的限制成為一個緊迫需要反思的議題。「程式化」提供了良好的環境以展示「思維如何成為一部生產機器」,迫使觀眾考慮此類系統及其底層結構、指令的漏洞和脆弱性,以回應這個極速生成的數位時代。
作者
林彤
出生於臺北,現居紐約。跨領域設計師、作家,目前正於Parsons School of Design攻讀MFA學位,她形容自己是一隻在紐約過冬的蟬、後哲學時代的科技旅人。面對於任何主義,她保持不斷地填充與放空。非常地偏食與傭懶,對文學偏食、對音樂也偏食,至於食物,當然偏更多。她喜歡每個無所事事的午後,思考不受束縛也無須緊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