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透過你的作品「拉丁美洲網絡藝術資料庫」理解你的藝術實踐的,我們也知道你同時身兼音樂家、聲音藝術家及策展人,擁有豐富的藝術經驗,能否請你跟我們簡單分享一下你在不同藝術身份之間的流動與轉換?
Brian: 我所處的世代是與現實世界有所連結的,我們接觸的是實體世界的具體物件。我主要的藝術創作是音樂,因為我擁有自由爵士的背景,即興創作一直是我主要創作的藝術形式之一。而當新科技跟數據機(modem)在九零年代開始出現的時候,我便開始探索這個新世界。事實上,烏拉圭是拉丁美洲最早網路普及的國家之一,但理所當然地,當時的網路是非常昂貴,而且還是用數據機跟實體線路傳輸訊號的。
當這個新的媒介剛出來的時候,沒有相關課程教你如何使用,所以你必須要自學。對我來講,能夠進入數位世界或虛擬世界像是當頭一棒。我便是在學習建構網路身份的過程中,越來越沈迷於數位環境之中。雖然我仍然對聲音以及音樂等主題感興趣,不過我更專注於思考:「生活在虛擬世界是什麼樣子?虛擬世界中的生活經驗會是如何?」。我也十分好奇在我們所直接接觸到的「介面」背後有什麼樣的運作機制。
九零年代時,每件事情都是開放的,當時的風氣是機械自製,以及自行學習如何控制機械。在這樣的脈絡下產生了新的運作模式——「使用者」(the user),意即使用科技裝置的人。我認為這與當代的差異在於,我們現在轉變成為所謂的「產銷者」(prosumers),我們不僅是消費者,同時也透過不斷地在網路上製造內容,成為生產者,而這伴隨著一個現象:我們在某種程度上無法意識到網路背後的運作機制,像是監控機制、提供指紋、個資等等。
在從使用者(user)轉變到產銷者(prosumers)的這二十五年間,我的藝術實踐也有所轉變。當我們越了解網絡背後的運作機制之後,我便對此越來越感興趣,也因此能夠遇到來自不同領域的人,這實在太有趣了!每個人都在思考網際網路,也開始形成一種互相協作的網絡。這便是九零年代最主要的轉變,以前(獲得資訊與交流分享的)模式是我們可能是在偶然的機會中,得到旅人帶回來的書,而現在轉變成可以直接與一大群志趣相投的人共同分享與學習。這樣的轉變非常棒,但同時也展現出一種天真的樂觀主義。
身處拉美地區的生活經驗對你的藝術實踐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我的藝術實踐中,除了上述關於集體行動(collective action)的層面,另一個重要的面向是DIY (do it your self 自己動手做)。DIY的觀念在拉丁美洲滿盛行的,但在歐洲也有一些。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使用者(user),必須學會自己組裝裝置,所以到最後我們都培養出電子、程式跟介面設計的專業。這種情況持續了幾年,後來中斷了,因為後來歐洲科技開始高速發展,使得人們更容易取得高科技的設備,但在拉丁美洲的我們卻完全被卡住。2002年時,烏拉圭以及其他拉丁美洲國家曾經面臨金融危機,導致我們長期停滯不前,但這也同時激發我們以更具創意的方式解決問題,因為我們沒有錢購買新的科技裝置。
拉丁美洲的DIY(自己動手做)創作方法,是透過製作低科技產品的方式實現的。舉例而言,我已經當VJ非常多年了,但是當我在九零年代末期,剛踏入這行時,要取得投影機是非常困難的。雖然可以跟別人商借,但是你很有可能借到是會燒壞的投影機,因此還必須為了那台投影機特地去調整自己的作品規劃。這意味著創作者的美學敘事需要隨著可取得的機械裝置而調整,創作過程變成是「可取得的硬體設備」跟「創作者想要的藝術作品」之間的對話。
可以請你向我們介紹「拉丁美洲網絡藝術資料庫」嗎?
Brian: 我是從九零年代末期開始製作「拉丁美洲網絡藝術資料庫」(Net.art Latino Database)的,因為那正是人們開始書寫網絡藝術的歷史、出版相關研究文章的時候,但所有的歷史敘事都來自歐洲跟北半球(例如:加拿大、美國),並只聚焦於這幾個區域的創作。這其實是非常詭異的,或者說,這是和網絡藝術(net.art) 的概念互相矛盾的,因為網絡藝術的定義必須依附著網絡本身的定義才得以成立。而最根本的一點就是「網絡」是由許多節點組成的,且這些節點之間並沒有階層關係,這是網絡的特性。而當你要書寫歷史時,又會回到以前的方法論,並以之生產論述,探問著:「起源是什麼?」、「最重要的事件是什麼? 」
從另一個層面來說,當時正在形成的歷史敘事並沒有涵蓋拉丁美洲的網絡藝術。所以我想,如果這樣的情況持續下去,拉美地區的製作跟發展將會被忽略,但這樣的忽略不應該是源自於資訊缺乏而造成的,因此,我希望能建置一個網站,讓所有跟拉丁美洲網絡藝術有關的資訊都可以從這個網站取得,而這個網站就成為了你現在所看到的「拉丁美洲網絡藝術資料庫」[1]。
以上是這個資料庫形成的背景,如你所見,我創作的網站介面具有低科技(low-tech)的特色,我選擇以Ascii代碼拼成華金·托雷斯·加西亞(Joaquín Torres García)在一九四零年代製作的圖像──一個倒置的拉丁美洲地圖,表達著:「我們的北邊是南邊。」華金·托雷斯·加西亞的倒轉地圖是一個清楚的宣示,它激發了對歐洲中心主義的抵抗也提供除了歐洲中心主義之外的另一種選項。透過這個資料庫,我提供了網絡藝術史的另一種論述,讓這段歷史不會只聚焦在北美洲跟歐洲。
截至今日(2021年),這個網站上有超過百分之六十的連結都已經失效,我也刻意維持連結失效的狀態。在這個資料庫中,你可以找查到網站的資訊、網絡藝術作品的原始連結、藝術家的名字、他們的國籍和一些關於這些作品的評論。這是一個集體合作的作品,因為是經由我發送電子郵件到不同的討論群(mailing lists)而得到這些資訊的。
不知道其他研究者與機構對於拉丁美洲網絡藝術資料庫有什麼看法?
Brian: 約瑟芬·波斯瑪 (Josephine Bosma)不吝將這個作品放進她的著作 Nettitudes: Let’s Talk Net Art(2011)[2]。另外,在2008年左右,由西班牙的美術館MEIAC (Museo Extremeño e Iberoamericano de Arte Contemporáneo in Badajoz, Spain)出版了一本關於此作品的藝術家書(artist book)[3]。這本書集結了許多拉丁美洲、西班牙學者的邀稿文章,其中除了對作品的評論,亦有對整體拉美地區網絡藝術運動的見解。(學者包括:西班牙的尼洛·卡薩雷斯(Nilo Casares)、阿根廷的里拉·帕哥拉(Lila Pagola)以及哥斯塔夫·羅曼諾(Gustavo Romano))
這本書印刷所選用的紙材非常薄,因為我們想傳達網絡藝術也同樣「脆弱」的概念。我們也將所有曾經出現在拉丁美洲網絡藝術資料庫中的連結,完整地列印在九零年代常用的點陣式印表機會用的紙,並把頁面都連在一起。(這種紙左右兩邊有孔洞,頁與頁之間可以連在一起)。對我們而言,同樣以低科技的手法去製作這本書是非常重要的。
在我們找到的一個訪談中,你曾提到透過分享與溝通作品是最好的保存方式。可以請你跟我們分享你修復網絡藝術作品的經驗嗎?例如,你曾修復過Mariela Yeregui的作品Epithelia (1999)
最近拉丁美洲網絡藝術資料庫有一個跟Rhizome的合作計畫,這個計畫是跟Rhizome的藝術總監Michael Conner接洽的,他同時也是Net Art Anthology[4]的負責人。我想這是第一個以涵蓋全球相關網絡藝術運動為宗旨的作品選集計畫。他們所選的作品相當均衡,涉獵的作品範圍也很廣,足具代表性。
除了呈現拉丁美洲網絡藝術資料庫之外,我也透過與Rhizome的計畫,修復了Mariela Yeregui的作品Epithelia[5]。這個作品非常出色,它是透過一連串的設計引導觀眾瀏覽網站,並以此解構身體。Mariela Yeregui最初建置這個網站時,網站只上線了一年,因為只有特定的瀏覽器(Netscape 4.7)能讀取這個網站的html跟程式編碼標籤,所以如果你使用的是別的版本,你就沒辦法看到這件作品。然而,我持續想這件事想了很多年了,這也是為什麼我決定在Rhizome的協助下重建這件作品。我花了一年的時間進行修復,因為我必須從零開始也要和Mariela Yeregui密切地工作。
我的工作內容時常與處理資料庫(archive)相關,這是我的藝術實踐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希望的是將資料庫的目的定調成一種「重新創造」過去的方式,而非去追憶過去本身(意即原原本本地還原過去的情形),我想去思考當時的我正在做什麼?而現在的我又在做什麼?最終形成一種「我的過往生活」與「我的當下生活」相互交織的型態。
____________
[1] 拉丁美洲網絡藝術資料庫的連結: http://meiac.es/latino/index.html
[2] Josephine Bosma (2011). Nettitudes: Let’s Talk net art. Nai Publishers.
[3] 這本書是由尼洛·卡薩雷斯(Nilo Casares)所編輯與策劃的。關於書的詳細資訊如下:Nilo Casares (dirección editorial), Laura Baigorri, Giselle Beiguelman, Lila Pagola y Gustavo Romano (textos) net.art latino database, Museo Extremeño e Iberoamericano de Arte Contemporáneo (Badajoz), https://www.digitalartarchive.at/fileadmin/user_upload/Virtualart/PDF/301_netart_latino_database.pdf
[4] https://anthology.rhizome.org/netart-latino-database
[5] https://anthology.rhizome.org/epithelia
____________
Brian Mackern(烏拉圭)是一位新媒體藝術家,自一九九五年開始做新媒體創作,同時身兼開發者及設計師,並製作過許多與數位與混合網絡相關的作品。他同時也是音樂家、作曲家和「聲響-視覺」結構與環境的自動生成與反饋技術的開發者。他的藝術創作經常探究回憶與紀念、城市地理學、情感製圖、噪音、混音、技術性故障、錯誤這類的主題。他的作品主要聚焦在數位與實體環境的融合,並將背後的過程跟結構顯現出來,包含探索介面設計、製造soundtoy聲音效果器、即時運算的動畫與影像、網絡藝術、聲音藝術、數位考古學。他在拉丁美洲與歐洲各地都曾展出作品並舉辦講座及工作坊,他的作品遍及國際上重要的藝術節並獲得許多藝術機構的認可。除了藝術創作外,他也身兼策展人跟策劃者,籌辦與當代科技相關的藝術教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