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最終散場燈亮時能看見Kraftwerk Berlin廠房內2樓作品展示空間,攝影:林子荃
DEEP WEB動力燈光裝置整體與局部,攝影:林子荃
這些細膩、精準的視覺與聽覺變化,都是兩位藝術家經過長久累積的研究及實驗,以及與數位藝術領域上的創新公司合作,如雷射系統製造商LaserAnimation Sollinger提供技術專家和研發雷射系統設置;燈光動力裝置與主控制軟體則是由藝術家Christopher Bauder因長期創作此類型動力裝置,進而成立的公司WHITHEvoid所負責;電子聲響的音樂創作則是由身為現場音樂/電子音樂編成軟體Ableton Live的共同研發人暨音樂家Robert Henke負責。
作品的創作結合了不同專業與跨領域的整合,進而完備整個作品的表現,同時帶給兩位藝術家很大的自由度,可以透過電腦軟體即時(Real time)操控視覺與音樂的隨機變化。因而在展覽期間,也特別安排8場Live表演,將裝置轉換成為一種充滿視覺變化的大型樂器,以藝術家的個人感受詮釋不同於原本展覽時的觀感。
整個作品的總長度約為30分鐘,循環運作持續到閉館時間,藝術家們試圖以龐大的裝置量體融合場域環境,將觀眾帶入一個沈浸於光影的時間與空間。呈現過程中約有6種以上豐富的圖形(Pattern)變化,以下簡述幾種變化:(描述順序可能與藝術家安排稍有不同)
第一種是光球與雷射呈現單一排直線整齊的連線,接著透過馬達靈活的帶動光球上下移動,逐漸變成一種具有生物感的骨骼架構在空中游動,這也不禁讓人聯想到臺灣新媒體藝術團隊Dimension Plus的作品〈脊系列實驗〉。[註3] 不停律動的弧形骨骼線條也從一條開始往兩旁擴展成兩條,如同從獨自的個體逐漸成為群體。
單一直線排列狀態與馬達帶動產生的律動弧形線條,攝影:林子荃
單一連結的線條(右)至重複多角的線條(左)表現,攝影:林子荃
光球集結成四方的平面矩陣,攝影:林子荃
由數量眾多的紅色點與線交織成網絡狀,攝影:林子荃
最後,在觀展的當下,想著能夠一睹如此龐大的裝置作品,實為幸運。但同時也思考,這樣的作品若受邀至臺灣展演的可能性,先將費用擱置不談,以國內的科技技術來說,安裝架設不是太大的問題,而可能的問題會有以下兩點:一是展示場域,國內似乎沒有大小相符或接近的空間,另外當作品離開工業場域,改變的場域氛圍,是否也還符合藝術家的概念有待商討,以及若將作品縮小尺幅進行展出,則又會使作品的呈現效果大打折扣。
第二是觀賞的群眾,自柏林圍牆倒塌後,進入1990年至今的柏林,從空屋、廢棄工廠中開始興起電子音樂的熱潮,進而成為電子音樂的發展重鎮;其夜店與電音派對的文化,也使得實驗性質的電子音樂,開始融合光與視覺圖像的應用。同時也不斷舉行大型的藝術節等相關活動,如前述的CTM藝術節,也給予音樂家、藝術家們一個實驗、展現的平台。以此受到大眾的關注,為這類型創作奠基為數不少的觀眾族群,成為穩定發展的支柱。因此使得電子、實驗性音樂融合視覺藝術成為重要的發展,相較之下臺灣關注這類型創作的觀眾族群明顯少了許多,也因此較難穩定發展如〈DEEP WEB〉作品的大型規模和其創作條件,是最為顯著的差異。
—-
—-
Robert Henke個人網站 http://roberthenk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