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營利組織Leonardo(https://www.leonardo.info)創立於1968年,以科技藝術出版的學術期刊起家,其目標在於建立屬於新媒材藝術家、科學家的社群平台。近二十年來,Leonardo將觸角伸向校園和獨立藝術家,為其提供技術輔助,實際作法包含定期開課—引介科技藝術的使用、教學學習—以及專案技術輔助—作為技術顧問,協助上門的團隊研究特定藝術作品的製程。Leonardo今年迎來五十週年慶,以「聚集(Convening)」為主題,在全球舉辦了將近40場巡迴展,而場地多半選在校園,其中之一便是已經和Leonardo合作14年的舊金山藝術學院(San Francisco Art Institute,SFAI)。加州灣區的藝術市場目前依舊以傳統媒材的交易與展出為主,《聚集》這次選在舊金山藝術學院舉辦,不僅是協助這所美國西岸最老的藝術學校和科技藝術接軌,也象徵著西岸將更注重培育科技藝術人才。
在 SFAI 舉辦的《聚集》包含四種類型活動:工作坊、現場展出、講座以及表演。在工作坊部分,最受歡迎的活動莫過於編舞家 Donna Sternberg、地理生物學家 Dawn Sumner 和視覺藝術家Meredith Tromble三人的合作。他們的作品《漩渦(The Vortex)》(http://meredithtromble.net/dream-vortex-creative-differences/)探討女性及有色人種科學家在以白人男性為主的工作場域所面臨的處境,至今已經蒐集了超過24位科學家的親身經歷。這件作品對議題及案例的討論與呈現方式非常獨特,不選擇具象呈現訪談內容,反而是透過舞蹈表演和劇場式的觀眾互動達成,其中也涵蓋了抽象繪畫的基礎概念以及電腦編程的撰寫。當表演者身體配戴上感應器,並跟隨編舞家做出不同動作,投影顯現的圖案亦將隨著動作的變換,接連產生視覺上的不同組合,看著表演者和螢幕具有張力的互動才是作品真正的內容。在工作坊中,Meredith 負責帶活動,引導參與者說出心裡的感受,並將感受圖像化;編舞家則依照搜集而來的故事帶動自身的表演,最後加入Dawn 的科技整合—來自不同背景的專業人才合作無疑是科技藝術不同於傳統媒材創作過程的一大重點。
在現場展出部分,當然不可缺少藝術品和人工智慧(AI)的及大數據對話。其中Sean Mulholland的Ernest(http://codame.com/projects/ernest)就在展場入口的第一件作品,這件作品包含攝影機、電腦、鍵盤。首先,電腦會辨識觀者面孔,接著隨機出現事先置入的街拍影像,在觀者觀看影像的同時抓取他們的面部表情,並且將此表情解釋為開心、難過、驚訝等五選一的情緒描述,並且在每次閱讀過後和使用者確認電腦的辨識是否正確。然而因為電腦被設計成取悅觀者,因此會巧妙傾向出現正向情緒的結果,理論上觀者是在意圖使電腦增進人工智慧辨識真實情緒,卻慢慢在過程中偽裝自己的情緒。這件作品旨在質疑人們的意圖及真實情緒反應之間的矛盾張力。另一方面Jiayi Young的What Does the Bot Say to the Human?(http://codame.com/projects/what-does-the-bot-say-to-the-human)則將推特的運算數據視覺化,藉由輸入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來臨前的推特推文,轉變成投票傾向。每個點滴袋都代表不同的推特指標。因此,觀看點滴袋中螢光液體流動就如同人們在選前滑著推特推文一般。藝術家Jiayi Young以此方式具現化社群媒體和演算法左右大選選情的現實。
在展場的二樓教室則有不停歇的講座,其中的重頭戲在於Matt Ganucheau(http://www.ganucheau.com)主講的教學演示。Matt目前在加州藝術學院(California College of Arts) 和史丹佛大學( Stanford University) 教學,主要負責科技藝術電腦編程。這場講座聚集了來自全美各地十餘位負責教授科技藝術的教師,專注於優化提升教學成果。Matt 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三大教學原則:遊戲化、扁平化和設計實驗(experiment)。在遊戲化階段,他將電腦編程比擬為紙牌遊戲。Matt解釋電腦編程實際運用的就是英文字母與符號,其實是很小量的元素就像紙牌遊戲一樣,而工程師其實是遊戲設計者,工程師寫程式就像是設計紙牌遊戲的規則,一旦規則不同,經過電腦紙牌就會以不同方式組合,自行生產。第二,扁平化意味著課堂組織打破階級。Matt承認電腦編程有一定的進入門檻—初學者尤其需要導師指出錯誤、針對特定案子討論解方,因為編成寫法永遠不只一種,所以很難單靠閱讀自學。Matt為此在教室裡擺放一張空的零食桌,當同學碰到困難時,只要帶著自己的電腦坐到零食桌,他的同儕就會有人擔任自願者坐到旁邊與他展開討論。在電腦編程的課堂中,沒有程度高低或成績好壞之分,重點在於撰寫繁複的編碼之中有人指出自己的盲點,互相協助除錯(debug)。最後,設計實驗階段意味著他從不指定學生完成相同的回家作業,而是一開始每個人就要自行提案,將課堂轉變為完成學生自己提案的作品,如此一來最能有效保持學生興趣。
本次《聚集》展覽還有另一個重點—提供不同組織的媒合機會。幾個重要的科技藝術組織,如:Exploratorium(https://www.exploratorium.edu)、Codame(http://codame.com/events/intersections)和counterCulturelLabs(https://www.counterculturelabs.org/)皆有參與。Leonardo特意安排許多組織參與,進而宣布未來的五十年當中,會將原本自己學術期刊發表平台的定位,轉移到開放資源及人才媒合上。科技藝術社群需要一同努力培養技術的可親性以及觀眾的可近性,才能盡快養大這個快速擴張的新媒體藝術領域。
作者
劉桑祁
臺灣製造,居住於舊金山。身兼攝影藝術家、策展人與趴踢主揪,正在San Francisco Art Institute攻讀MFA。工作時喜歡穿有口袋的紅色短褲、聽三十五年前的流行歌。熱愛研究都市,自以為拍照可以成為學者。是文字的信徒,卻只把想說的都放在照片裡。個人網站:https://liusangchi.myportfoli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