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論述
「99%的真實」由藝術家馬維元及林哲志一同展出,透過兩人作品的對話帶領觀眾探討「關係」。林哲志的作品以虛構的情節揉合大眾對早期太空軍備競賽的集體記憶,拍攝了一個國家如何透過技術的宣稱來累積權力資本,並得以發展外交關係。馬維元的作品結合現場裝置與定時演出,徵集情侶前來體驗,與藝術家交換秘密之後入睡,在確認深層睡眠之後,該位參與者將會獲得一則來自他/她的秘密,而這則秘密只彰顯在不可能被閱讀到的深層睡眠時間……。
憑藉那一點白色謊言,或者雙方就算知道也不明說的灰色地帶,讓每段關係得以延續。從最小單位的兩個個人,到國與國之間既競逐又合作的微妙關係,規模不同而關係的結構卻是相似的。
藝術家
馬維元
1985年生,臺北人,北藝大新媒體藝術學系碩士。
畢業後在作品展覽、演出與其他合作表演工作之餘,皆忙碌在買菜煮飯洗衣打掃、情愛追逐或關係磨合、散步發呆等事。作品多以互動、錄像、表演為主要元素,亦著重關注家庭、愛情、慾望間自身範圍之主題。
2016年於牯嶺街小劇場爬梳家族發表了單人表演〈錦堂〉,2017年於北美館「社交場」以自身與社群媒體關係出發製作作品〈同在〉,2018年於澳門舊法院劇場重演〈錦堂〉,2019年於空總「玩聚場夏日藝術節」以愛情關係中的自我認同衍生作品〈入眠自習〉,2020年於牯嶺街小劇場以失戀體驗發表單人表演〈1:1〉。
林哲志
1995出生於臺灣高雄,目前就讀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研究所,生活工作於臺北,他的專長為影像、錄像藝術。
創作分為兩個層面,從2016年開始,他開始利用影像的一個古老問題,即在不同的空間、媒體、視角所產生的媒材特性,進而以反身性的方式對影像進行本質式的探究,自2020年開始,他在影像創作中開始涉及更多關於國家、戰爭與媒介下的視覺問題。
作品介紹
馬維元《入眠自習 2021》
影音裝置,尺寸依場地大小而定,2021
躺到床上,晚就位的那個負責關燈,
接著全黑。
隕石行經大氣層時燃燒,
一片片餘燼降到棉被,夜間的表土。
看似安寧的我的星球,
正是他的大氣層中,
一顆燒得正烈的隕石。
有時彼此彼此。
睡眠是一條獨自的小徑,翻越它便翻越了在人間一日的山脊。它是單獨的領域,是醒於社會的對比亦是終結的模型。嬰孩懼它而哭索陪伴,而後才懼怕獨老時無熟悉環境或將亡時無愛人在側。它在詳夜被踏熟成古道,不安中又遍尋成秘徑。而終能入夢時,一整具白日藏匿的感官醒覺,如月不可見的背面。
林哲志《可能的任務》
雙頻道錄像、文件,2020
此作品虛構了一個由臺灣與美國合作的太空探索計劃,以回溯早期太空軍備競賽時期,美國以搶先登陸月球的概念與技術,去架構一種國家象徵與話語權的累積,反思臺灣在國際上一直處於不被視為國家,並且內部長久以來處於缺乏集體認同的狀態。
此種內部與外部的雙重缺陷,是因為臺灣在歷史上經歷了多種政權的更迭,主體的被懸置乃至於空缺,以至於目前還無法擺脫殖民的歷史陰影,以至於我們也尚未有一幕足以產生集體認同的影像,此幕欠缺的影像如何成為可能,是一種我們在尋找集體認同的方法上所必需進行的部署,乃至於我們足以在國際上尋找發聲的形式。
《高空70,000英尺》
螢幕、馬達、陀螺儀,2020
這是一個充滿政治性的視野。高空70,000英尺,是美國在冷戰時期,現代軍事用途飛機中,U-2偵察機所能飛行的最高空域,飛行員的視野第一次能平坦的滑行在青藍色漸變的大氣層中。
此作品延續2019的作品〈容器〉,以螢幕作為一個現代觀賞媒介,疊合飛行員的第一人稱視角中,那一條劃分出天空與地表的大氣線,討論更多關於影像、觀看媒介、視點互相滲透下的觀看政治。
2021.02.20-03.20
展覽地點
臺北數位藝術中心
(台北市士林區福華路180號)
(台北市士林區福華路180號)
相關活動
開幕導覽
時間:2021.02.20(六)15:00
藝術家座談:可能的任務
時間:2021.03.13(六)15:00
與談人:林哲志X區秀詒
藝術家座談:談個戀愛到底要多真實?
時間:2021.03.20(六)15:00
與談人:馬維元X李銘宸
「入眠自習2021」體驗之旅
由藝術家馬維元主持的活動「入眠自習2021」體驗之旅,藝術家將帶領每一組情侶探索彼此的秘密,於展出期間每週五、六進行。
詳情與報名請至:
https://reurl.cc/Q7be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