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論述
【超越實驗】是一個以臺灣動畫藝術創作者為主角的系列放映展演平台,從2014年開始,企圖在實驗動畫脈絡中與當代視覺藝術間扮演融合交錯的橋樑,提出各種正在發生的交匯現象,呈現「動畫」一詞在不同領域的創作者手上,如何混合各種媒介與影像語言,跳出傳統敘事框架,轉生出無限可能的未來樣貌,形成嶄新的藝術語彙。
此次第四屆「超越實驗」有別於以往除了影展的展映方式呈現,在臺北數位藝術中心更結合了多個放映形式,動畫錄像裝置、場景展示,並首次規劃藝術家導演焦點放映,傳達更多對動畫一詞的多元闡釋。
策展人
張徐展
以動畫作為藝術創作的實踐,並以動畫作為擴展觀影經驗與影像形式的各種可能,作品常見奇異、怪誕的影像,內容擅以結合各式隨手的當代生活經驗,假以一種荒謬、怪誕的影像包覆,討論關於存在的腐朽,以及那從未結束的狂歡與寂寞。
2018年受邀參加 PSA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的《第12屆上海雙年展》,並以錄像動畫《Si So Mi》提名第55屆金馬獎最佳動畫短片獎、獲台中動畫國際影展台灣獎首獎。
個人網站:www.mores-zhan.com
陳湘汶
臺北數位藝術中心藝術總監。獨立策展人、文字工作者。養成背景為藝術史與藝術評論。曾擔任藝術雜誌採訪記者與編輯,藝評文章散見於各雜誌平台。近期關心以手藝、大眾或傳統文化等面向尋找新的台灣輪廓。
藝術家
石昌杰《後人類》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系教授。臺灣長期以獨立製片方式從事動畫的創作者,大學時期即開始攝製8釐米動畫短片和實驗片,並參與小劇場製作。曾多次獲得華民國金穗獎短片競賽的動畫獎項。畢業後曾經和友人組成全國第一所黏土動畫工作室—躲貓貓動畫有限公司。曾任第31、34、41、48屆金馬獎競賽評審委員。代表作品之一《後人類》曾獲得第32屆金馬獎最佳動畫片。
謝文明《享樂花園》
動畫導演,以帶有詭異感的東方特色建立起個人的動畫風格,超現實的敘事遊走在善與惡的邊界,認為偏執跟羞恥是合理,並且詠嘆寂寞、毀滅等人性陰暗的真性情。2008年以《肉蛾天》入圍柏林短片影展並奪得美國聖地牙哥亞洲影展最佳動畫片,2012年的《禮物》獲台北電影節最佳動畫片、入圍美國日舞影展。
林青萱《未明》
動畫導演、藝術家。主要研究領域為動態影像、動畫與當代藝術等,創作核心聚焦於以實驗影像探討時間與記憶。作品曾獲台北電影節「最佳動畫獎」、南方影展「南方動畫獎」及德國得勒斯登短片影展「國際評審團特別推薦獎」等。
林瑜亮《大隊接力》
創作以循環動畫為主,在單一畫面中安置數項物件、符號標誌、虛擬介面、文字等等,透過彼此的動作關係來達成循環動畫的敘事。近期將循環動畫結合裝置進行創作,嘗試從播放介面的角度切入,尋找影像、介面和空間的可能性。
楊竣傑《你讓我看起來像個怪胎》
擅長以手繪動畫來創作。以支離破碎的慾望場景、角色的存在與崩解作為思考的切入點,呈現詭異的日常經驗、潛意識切片。2014年獲第12屆桃源創作奬不分類首獎、2013KLEX吉隆坡國際實驗電影節入選。
蔡宜豫《生活小悲劇》
嘉義人,天秤座,生活緩慢又帶點焦慮。創作與生存拉扯的生活裡,試著在歪斜中找到平衡的支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碩士,動畫創作者、大葉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兼任講師。2017以《生活小悲劇》入圍南方影展動畫片單元。
王博彥《黑暗裡我們相遇》
出生於臺中,現居住和工作於台北和紐約,2017年以傑出畢業獎獲得紐約視覺藝術學院電腦藝術碩士。主要媒材為三維電腦動畫和裝置,關注當今的數位文化現象對現實感知的影響。
葉雨涵《大碗之港》
基隆人。專職視覺設計與逐格動畫,目前蹲點於正濱漁港以創作參與地方社區營造工作。《真心小癡》曾入圍2016第38屆金穗獎影展。她的創作看似天馬行空,卻總帶著對地方濃濃的情感。她最著迷的形式是逐格動畫,並且善用逐格的手法讓作品充滿奇幻的靈動感。
莊禾《入山》
出生於臺北。創作作品以手繪動畫為主,將逐格的特性視為一種時空重組行為,著重於線條在連續影幀之間所產生的情感意味,猶如時間的不可重複,表現靜謐的流動感。
拉瓦《地下鐵通勤》
生於1990年末,習慣創作、不擅言說 。從事動畫創作三年,現為空集設計共同創辦人。領域涵括商業設計與獨立動畫創作,擅長動態設計、2D手繪動畫與插畫。作品多著眼於周邊生活的細碎觀察,與對整體時代環境的種種感念與悲傷。《缺乏名字的場所》獲2016年金馬獎最佳動畫短片獎。
陳彥良《AM I ORIGHT》
自小因一款賽車遊戲而開始塗鴉創作,大學期間接觸過3D電腦動畫,因為對於動畫藝術的熱愛而繼續研讀碩士學位,就讀期間轉而自學鑽研2D手繪動畫,創作出《Two Dots》(2015)、《Be Yourself》(2016)、《夢西遊》(2016)等作品,在完成《AM I ORIGHT》作品後,決心專注於以動畫藝術形式來表現聲音內容的創作方向。
鍾承旭《ADORABLE》
以動畫作為主要創作媒材,聚焦於超現實的畫面與動態表演,敘述情感的變化,當代的戀愛觀與同志文化;他喜歡在粗俗的事物中尋找詩意。鍾的作品曾被選進安錫國際動畫影展與倫敦國際動畫影展等國際影展,曾參與過多檔國際聯展與藝術家駐村,也曾被國際媒體 Dazed Media報導。
王怡閔《Without Tears》
出生於臺中。曾獲金穗獎學生作品類最佳動畫片獎。由於對生命與愛的複雜的理解與觀念,因此製作了《Without Tears》這部短片來試圖釐清這其中的一點點。
焦點導演
黃炳
黃炳是目前香港最受矚目的新銳藝術家之一。閃爍活潑的影像,對性、政治和社會關係毫無保留透過視覺和聽覺來描述,作品集愚鈍與色彩於一身,在性壓抑、個人情感和政治時弊之間展開討論。生長在香港的黃炳藉駭人而詼諧的視覺語言,詮釋他自少年時期起對社會環境的知性勘察。
展覽時間
2019.04.27-06.01
展覽地點
臺北數位藝術中心
(台北市士林區福華路180號)
(台北市士林區福華路180號)
相關活動
開幕
時間:2019.03.02(六)14:00
時間:2019.03.02(六)14:00

謝文明《享樂花園》
謝文明《享樂花園》
超越實驗4 實驗動畫影展

林青萱《未明》
林青萱《未明》
超越實驗4 實驗動畫影展

林瑜亮《大隊接力》
林瑜亮《大隊接力》
超越實驗4 實驗動畫影展

楊竣傑《你讓我看起來像個怪胎》
楊竣傑《你讓我看起來像個怪胎》
超越實驗4 實驗動畫影展

葉雨涵《大碗之港》
葉雨涵《大碗之港》
超越實驗4 實驗動畫影展

莊禾《入山》
莊禾《入山》
超越實驗4 實驗動畫影展

拉瓦《地下鐵通勤》
拉瓦《地下鐵通勤》
超越實驗4 實驗動畫影展

鍾承旭《ADORABLE》
鍾承旭《ADORABLE》
超越實驗4 實驗動畫影展

王怡閔《Without Tears》
王怡閔《Without Tears》
超越實驗4 實驗動畫影展

超越實驗4開幕
超越實驗4開幕
超越實驗4 實驗動畫影展

超越實驗4開幕
超越實驗4開幕
超越實驗4 實驗動畫影展

超越實驗4開幕
超越實驗4開幕
超越實驗4 實驗動畫影展

超越實驗4開幕
超越實驗4開幕
超越實驗4 實驗動畫影展

超越實驗4開幕
超越實驗4開幕
超越實驗4 實驗動畫影展

超越實驗4開幕
超越實驗4開幕
超越實驗4 實驗動畫影展

超越實驗4開幕
超越實驗4開幕
超越實驗4 實驗動畫影展

超越實驗4開幕
超越實驗4開幕
超越實驗4 實驗動畫影展

超越實驗4開幕
超越實驗4開幕
超越實驗4 實驗動畫影展

超越實驗4開幕
超越實驗4開幕
超越實驗4 實驗動畫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