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 Address
111031台北市士林區福華路180號
No.180, Fuhua Rd., Shihlin Dist., Taipei City 111031
電話 & E-mail / Phone & E-mail
+886-2834-5066
info@dac.taipei
策展論述
「研發、實驗、創作、育成、交流」這些熟悉的字串,似乎與展覽借題發揮的主角—家電,不甚相襯,這些字串也彷彿「許你一個未來」似的,瀰漫著前瞻、進步、發明與創新的氛圍,在這充滿科技與人文融合後的新世紀想像裡,家電往往不是最優先出現的「救世」角色,另外家電之於空間的關係,有著「入厝」的意像,回望數位藝術中心,於2009年首度開展,今年透過「終身保固—家電羅曼史」一展,試圖再次「入厝」,重新啟動。
 
有別於科技史的進步觀,也不同於藝術史的風格分析,針對家電的定義、分類、命名與編年之外,與藝術家的關係,先是家電的使用者與消費者,家電才有機會是藝術家數位生活經驗的重要「啟蒙者」,家電做為思考數位經驗的起點,也才能是本展在思考人與日常關係的立論基礎;終身保固也必須在使用者與消費者的「參與」之後,才能衍生出關於身體的時空想像;當保固的概念冠上「終身」一詞的時候,彷彿是愛情非要加上一個一萬年的期限,而終身保固, 更是與成住壞空唱反調似的,賦予物件更多人為的「祝福」與「期許」,合理化的「欲望」,讓販賣「未來」成為一個公開的秘密,與屢試不爽的理由—賣家/數位科技永遠忘記當初的信誓旦旦,而買家/日常生活則是永遠學不會的,只選擇自己信的來相信。
 
無限可能的「未來」擁抱著「科技」一詞,「科技」和「發明」(創造新)與「創新」(新觀念的首度應用)緊密地的連結在一起。在談論科技時,重點總是放在研發、專利以及初期的使用,而「超越他們的時代」做為發明家的註腳,與藝術家之名有著近似的譬喻,當新的技術與論述不斷研發,對於「創新」的作者,對於創新思維的描述,始終一成不變的圍繞在原創、前瞻與未來。 另外,隨著原創、前瞻與未來的追求,對於現代性的批判,透過反思,集體的號召關懷著環境污染、貧富懸殊與人口流動的全球化問題;為此,藝術的可能性,既與上述兩種思維同行,卻往往是平行時空的存在,究竟在「發明」與「創新」之間,數位藝術的樣貌可以為何?
 
集科技與人性於一身的家電,與「不太有科技感的科技」、「推陳出新的貼心實用」,甚至是「揪甘心」的感覺揮之不去,藝術中心的疏離,得以讓藝術家與家電式的思維相遇,順著「終身保固」的慣用語修辭,交織「永恆不敗的經典」、「千真萬確的凝視?」與「身歷其境的探索?」三個子題,探索實用、觀看與身體,在「家電」為引的前提下,探討與數位藝術之間的關係;並呼應過去數位藝術中心「研發、實驗、創作、育成、交流」的宗旨,提出故障、誤用、無用、失焦、失控甚至是不便等,在「發明」與「創新」過程中亟欲排除,但無法忽略的現象,終身保固是懷疑上述現象時,最基礎的數位概念起點,適逢政策轉向之際,亦是重新思考文化政策與台灣數位藝術發展的關鍵時刻。
藝術家
朱駿騰
出生於台北,2010年畢業於英國倫敦金匠大學(Goldsmiths, University of London)藝術創作碩士班。大學時主修電影。創作媒材以裝置與影像為主,關注並嘗試回應「個人」在面對當下社會/政治/文化等複雜結構下,所面臨的困境與生存狀態。主要個展:「我叫小黑」朱駿騰個展(視盟藝文空間,台北,2012),「原地打轉」(Tong Gallery+Projects,北京,2016),「八月十五」(洪建全文教基金會覓空間 ,台北,2017);主要群展:2014台北雙年展,「我從我的小眼睛監視著」(埃森當代美術館,德國,2012),「移動中的邊界」(荷茲利亞當代藝術中心,特拉維夫,2012)大學畢業作《睡美人》靈感取自於川端康成同名小說,入選第28屆客萊蒙費宏國際短片影展與第19屆新加坡影展等。2013年創立空場藝術聚落,擔任首任營運總監至2016年。
 
余政達
1983年生於台灣台南,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美術系及美術創作碩士班,目前居住及創作於台北。2008年參加第六屆台北雙年展並獲台北美術獎首獎,2009年代表台灣參加第五十三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同年受邀參與奧地利林茲復刻雙年展。2012年獲得東京藝術博覽會唯一獎項培根獎殊榮,並參與第五屆澳洲墨爾本媒體藝術雙年展及法國圖魯斯亞洲製造藝術節,2013年參與紐約ART+網路雙年展、國立台灣美術館亞洲雙年展以及紐約皇后美術館年度計畫Queens International。2014年受邀中國中央美院的雙年展、國立台灣美術館台灣美術雙年展,與紐約年度藝術盛事「亞洲當代藝術週」重要論壇。作品《Practicing LIVE》(2014)受邀2014年第十屆上海雙年展及2015年第五十六屆柏林國際影展「Forum Expanded」單元。2016年作品於韓國光州市立美術館及巴黎龐畢度藝術中心展出。
 
吳尚洋
1992年出生於台北,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目前美創所複合媒體組在學。藝術家個人的生命經驗影響其對於藝術政治領域的反思。透過多元媒介,包括投影、裝置、限地製作與行為表演,處理影像、光、載體、機器、身體與空間場域的關係。曾獲得第十屆紐約藝術遊歷計劃、首爾藝術漫遊計劃(2018)、關渡美術館美術創作卓越獎(2016)等榮譽。
 
郭奕臣
1979年生於台灣高雄,2007年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畢業,主修電子影音藝術,目前居住於台北。郭奕臣的作品不斷透過不同的媒材型式,創造出一種詩意兼具情境式的獨特語彙,作品的核心關注於環境與內心歸屬感的消逝與飄盪的精神狀態,並透過不存在的狀態去顯現對生命本質的探索,作品《入侵》曾代表台灣參加2005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並為歷年來參展最年輕的藝術家,曾獲台北獎首獎(2005)與台新藝術獎年度五大視覺入圍(2008),2016年出版童書《宇宙掉了一顆牙》,2017年創立STUPIN藝術家工作室駐村平台,作品曾在台北雙年展,新加坡雙年展,雪梨雙年展,首爾國際媒體藝術雙年展與德國ZKM等重要美術館展出,作品並持續獲邀於各國等地展出。
 
陳漢聲
1988年出生於臺灣高雄,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研究所。擅長實驗動畫/複合媒材與動力裝置,並從自身家庭背景、身份延伸至創作,關注農業、自然、人與環境間彼此共存卻緊張的關係。作品曾獲「臺南新藝獎」首獎、「MATA獎」銀獎、入選「桃園創作獎」、「深圳獨立動畫雙年展」。近年因對於性別議題的關注,因而組織「多元成展」計劃,並策劃展覽,試圖在創作、藝術與展覽間,尋找延續對話的可能。2015年策展「多元成展—見光死?」於FreeS福利社、「你雙眼闔上我滅亡」於國立臺灣美術館數位藝術方舟。
 
陶亞倫
現任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專任教授,為台灣新媒體藝術的先鋒。曾獲西班牙MADATAC馬德里當代數位科技影音藝術大獎。獲台灣當代藝術最具代表性的台北獎、台北縣政府獎;與代表華人藝術界最具有當代藝術精神的李仲生當代繪畫創作獎,為歷屆最年輕的得獎人;為美國亞洲文化協會(洛克菲勒兄弟基金會)台灣獎助計畫之受獎人,以交換學者身分赴美參觀與訪問;獲美國舊金山赫德蘭藝術中心Headland Center for the Arts邀請為駐村藝術家;受香港1a space藝術空間邀請與香港藝術發展局贊助,為1a space第一位駐場藝術家;以及數位影像與科技藝術頗負盛名的北歐當代藝術中心(Nordic Institute for Contemporary Art)之駐場藝術家;獲巴黎西帖國際藝術村工作室(Cite Internationale des Arts)獎學金第一名;受波士頓市政府之邀為波士頓交換藝術家;2015、2016、2018年國立台灣美術館大型跨界創作計畫第一名。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優秀校友獎。
 
獲西班牙MADATAC「馬德里現代數位科技影音藝術節」邀請個展於馬德里Media Lab Prado。西班牙San  Lorenzo del Escorial市長邀請,個展於該市文化中心。2009年獲 奧地利 林茲OK center邀請,於該中心舉辦大型個展。並曾受邀個展於 上海國際藝術節、台北數位藝術中心、台北市立美術館、北歐當代藝術中心、香港 視覺藝術中心、舊金山赫德蘭藝術中心、關渡美術館、双方畫廊、伊通公園等地。
 
彭奕軒
1990年出生於台灣,2011年畢業於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2017年畢業於台南藝術大學造形研究所,現生活於台南。長期以來將繪畫、錄像、雕塑視為思辨藝術命題的基調,讓日常現成物叩問藝術命題,並辨證式的將現成物去脈絡化,試圖台灣處境下的中性物件史成為可能,以物易物得浮現出新視角、使用與實踐系統。
 
蔡玉庭
1990年出生於臺灣高雄,畢業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與美術研究所。作品常以物件出發,以白膠為媒材收集時間沉積,發展創作「幽靈軟雕塑」透過影格將其回返空間,呈現當今既熟習又陌生的物件感知,探究生命中物人之中介,找尋潛行於周遭的時代幽靈。作品曾獲「高雄獎」與「台南新藝獎」首獎,入選「新北市創作新人獎」等獎項,並受高雄市立美術館與台南市立美術館典藏。在物件的探究中發展不同系列,由廢棄物、曾乘載情感的二手玩具到日常生活物品,企圖讓某些時光透過幽靈的靈動重新轉世。近年也嘗試在現實中找尋工作與創作的中間狀態,並以策展回應與突破藝術期待,透過成為藝術多工者,紀錄身為藝術工作者的夢中物件,以物件回視不同狀態的藝術角色,黏合生活的中間關係。
現場演出藝術家
張可揚
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研究所舞蹈創作組。於波綠舞蹈劇場、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擔任舞者。他曾隨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不畏虎劇團…等團體赴澳門、葡萄牙演出及交流。2015年他以「可揚與他的快樂夥伴」之名、於臺北藝穗節的發表《是的,關於現今媒體的現象,我在進行一個剪貼的動作》,獲得永真明日之星獎、觀眾大心獎。隨後即以此團體名稱走跳江湖,集結各路有趣的歡樂夥伴,一起愉悅的演出、批判社會現象。2016年,他獲國藝會新人新視野補助,發表作品《從前從前,那裡有座國立編譯館》,進行北中南三地巡演。
 
劉芳一
劉芳一是一位實驗音樂家,現居高雄。從事實地錄音、聲音拼貼等創作,也以人聲或鋸琴、物件、錄音帶進行自由即興音樂表演。關注各類人聲與環境聲音的多種可能,以生活日常物件去製造出能表現物質特性的聲音,並以各種生活中取得的聲音事件與物件來重新塑造環境與經驗。曾參與舞蹈、劇場、影像的聲音設計與現場配樂,亦曾與多位國際音樂家合作,於台灣、倫敦、柏林、斯德哥爾摩、香港、吉隆坡等地演出。擔任高雄聲音聆聽推廣單位「耳蝸」策劃者,長期舉辦讓各方創作者交流的演出及推廣多元聆聽的活動。
 
謝奉珍
謝奉珍是一位以聲音為主要創作媒材的藝術家。1987年出生於台灣高雄,2014年畢業於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2009年畢業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參與現場表演、聲音裝置、聲音影像間的關係實驗、田野錄音等,目前關注方向為人-人-環境-時空間的相互牽連變化上。她大部分的聲音裝置作品為現地製作,從2012年開始發表〈空間刺探機〉系列聲音裝置作品創作計畫,以不同的展覽空間特性為聲音創作的概念。在聲音表演上,她會透過日常的聲音採集,組合成不同的聲音片段,在現場表演時會依據現場的氣氛運用聲音的表現來做回應,並嘗試與觀眾互動。曾於2016年於法國CAMAC馬爾奈藝術村駐村、2015年於韓國大潭美術館駐村。近期展演:2018「綠洲OASIS」聯展於陸府植深館;2018《冷案製造機》#Who‘sThere?劇場發表聲音設計合作,於米日一里葉晉發本厝(Sunrice Yehjinfa)。
作品介紹
朱駿騰《疲倦的沸騰之後》
燒焦的轉接頭,5x5cm,2010
 
余政達《Ours Karaoke》
8頻道錄像裝置,
4’44”, 3’45”, 3’19”, 4’52”, 4’08”, 4’38”, 3’45”, 5’21″,2011
 
吳尚洋《Inbetweening:No.4》
投影裝置,尺寸依場地大小而定, 影片長度為常態,2018
 
郭奕臣《Full HD TV-Buddha》
錄影裝置,15分39秒,2018
 
陳漢聲《走著瞧》
打掃機器人、電視、手機、監視器、網路、行動電源/即時影像,
30x30x20cm,2018
 
陶亞倫《幻滅 No.5-6》
燈、ipad、3D模型、數位影像、AR擴增實境、互動程式, 尺寸依場地而定,2015
作品提供者:國立臺灣美術館
 
彭奕軒《死亡之光》
捕蚊燈,尺寸依場地而定,2016
 
蔡玉庭《扮家家》
白膠、錄像裝置,尺寸依場地而定,2018
展覽時間
2018.06.16-08.04
展覽地點
臺北數位藝術中心
(台北市士林區福華路180號)
開幕導覽
時間:2018.06.16(六)14:50-15:30
導覽人:劉星佑
 
開幕座談:「用家電入厝-關於數位經驗與創作」
時間:2018.06.16(六)15:30-17:00
與談人:陳蕉、劉星佑
 
「為什麼是我?跨領域?不專業?策展與創作的無限和底線」現場演出及演後座談
時間:2018.07.06(五)14:00-17:00
表演者:張可揚、謝奉珍、劉芳一
與談人:秦雅君、汪正翔、劉星佑
 
「終身保固不求人」工作坊
時間:2018.07.21(六)14:00-17:00
講師:臺灣科技大學 社會服務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