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介紹
全球當代藝術之「藝術與科學」思潮展現了人文價值的嶄新視野,視覺藝術在基因工程、生物材料、生物駭客、科學倫理到植物生態學等議題的跨域實踐中,拓展藝術與科學討論之光譜,並呈現生物藝術的多樣性。國藝會本年度海外藝遊專案《眾生相—歐洲生物藝術中的人文價值重探》(官妍廷)及《植物園做為藝術場域或藝術實踐》(賴怡辰)即以生物藝術作為研調對象,分別以荷蘭高等教育、藝術機構及歐洲「植物園」的多種可能性切入探問,思索如何透過藝術視角,探索理性與感性的邊界,進而檢視真理信仰與生命意義的本質,藉以拓展科學與藝術跨域實踐之定義及視野。
【座談會流程】
13:30-14:30 《眾生相—歐洲生物藝術中的人文價值重探》◎官妍廷
14:30-15:30 生態學X人文價值◎官妍廷、賴怡辰
講師
官妍廷
1986年出生於臺灣臺中,輔仁大學英語系學士、荷蘭萊登大學藝術史碩士,主修當代藝術。現任獨立撰稿及研究者,曾任職於台北當代藝術館教育發展組及國立臺灣美術館展覽組,策畫展覽「定製真實—數位藝術之魅」(2018),曾執行製作國美館「關鍵斡旋—2017亞洲藝術雙年展」、「萬無引力—英國FACT科技藝術交流展」(2017)、「再生運動—數位時代的科技反思」(2016);《藝數狂潮》映後開放論壇—全球科藝新趨向」(2016)、「科藝突圍—科技藝術的現況與趨勢」(2015)等國際論壇,並曾承辦國美館補助案「科技融藝人才國外駐棧創作計畫」。
賴怡辰
1985年出生於臺灣臺中,臺灣大學園藝系造園組學士、英國愛丁堡大學藝術、空間及自然藝術碩士。現職藝術創作者及臺北植物園園丁,並協助臺北植物園策展「海漂種實」(2018)、「嗡嗡森」(2018)。過去參與國內外多項藝術駐村及展覽,包含臺灣花蓮「森川里海濕地藝術季」駐村(2018)、臺灣馬祖「大埔plus+」駐村(2018)、美國洛杉磯18街藝術中心駐村(2017)、2016年臺北雙年展、荷蘭V2動態藝術中心Summer Session駐村(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