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介紹
宮保睿與顧廣毅於2020年在國立臺灣美術館舉辦雙個展「啟發性的未來:推測、身體與醫學」。展覽之後,兩位藝術家想要延續這個脈絡,持續研究與發展醫學科技、人類身體與藝術設計的錯綜關係。這次與臺北數位藝術中心合作,規劃了展覽「啟發性的未來 II:推測、醫學、身體與性別」,作為這個策展研究的第二階段展演。此展覽除了將有宮保睿與顧廣毅合作的新作品《游離男性乳頭》的首次發表之外,更包含了兩位藝術家近年在藝術設計學校教學時,其所指導的六件學生作品,分別是陽明交大應用藝術研究所吳玶萭與粘力元的《氣逃朗》以及莊士頡的《我的敵人》、陽明交大建築研究所朱俐穎的《蒙娜麗莎的眼睛》、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研究所洪敬庭的《極限叢林》、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學系校友吳汶茜與黃喜樂的 《情緒轉譯器官 》、以及一件多人共同創作的作品《純乳未來》,該團隊包含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學系/所張庭維、施安妮、徐筱媛、馬大偉與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學系校友張鈞儀。
《游離男性乳頭》是兩位藝術家的首次共同創作,該計畫從「解放乳頭運動」(Free the Nipple)的性別平權社會運動中得到靈感,反思不同文化背景的女性所面對身體解放的矛盾與困境,並回應到男性身體的省思。這個計畫同時是兩位藝術家過往長期耕耘的主題的延展,它延續了宮保睿對痕跡器官的有用/無用性研究,以及顧廣毅過往利用戲謔的敘事去詰問醫療科技對性別化的身體的監控。《游離男性乳頭》剛好座落在兩位藝術家的創作脈絡中的交集,除了彼此的互補合作之外,他們更與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醫院外科醫師唐貞綾合作,嘗試藝術設計跟外科手術的共創可能,並帶給觀眾更多醫學領域中需要的更多的人文批判思考。
在2020年的雙個展後,宮保睿與顧廣毅除了發展共同創作《游離男性乳頭》之外,也開始從該展覽延伸出相關教學課程的研究與規劃。相關教學研究被應用在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學系國際設計工作坊「Designing Disease – the Theatre of Future Medicine」、陽明交大應用藝術研究所課程「醫療與藝術實踐」以及實踐大學的畢業製作教學中。宮保睿與顧廣毅在此次展演中,根據策展主題挑選出六件學生作品共同參展,藉此展現該策展研究與創作教學的合作成果,同時也讓觀眾有機會看到臺灣新一代的藝術家與設計師的思考路徑與其對其所處時代的映射。
藝術家
宮保睿
宮保睿為推測設計師、藝術家與策展人,1988年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林肯市,目前為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學系專任助理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擁有長庚大學工業設計系產品組學士,英國皇家藝術學院(Royal College of Art)設計互動系(Design Interactions)碩士學歷。他認為設計是⼀種研究方法與思考工具,探索各種可能性,且批判過去與現在,推想未來。設計應該讓人可以刺激討論、想像與反思,他也致力於探索如何呈現可能未來的美學。作品涵蓋大型裝置、文字影像、概念性物件、表演甚至是展覽,試圖營造一個可供想像及探索的情境。
他曾獲2018年的台南新藝獎與2020年美國Core77設計大獎的推測設計獎。作品展覽於安特衛普MAS博物館、漢堡藝術與工藝博物館、台灣設計館、伊日藝術、台北數位藝術中心、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洛杉磯南加州大學5D學院、帕羅奧圖未來美術館、光州亞洲文化殿堂,以及英國倫敦、中國廣州等地。作品也曾刊登於多份國際與台灣媒體,包括Dezeen 、Designboom、 Core77、MOLD 、Frame Magazine、La Vie Magazine、design Magazine、數位時代等青睞報導。
___________
顧廣毅
顧廣毅,目前居住於荷蘭與台灣從事創作工作。現為TW BioArt台灣生物藝術社群共同創辦人,碩士畢業於荷蘭恩荷芬設計學院(Design Academy Eindhoven)社會設計研究所(MA, Social Design)、國立陽明大學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研究所,大學畢業於高雄醫學大學牙醫學系;具有牙醫師、生物藝術家以及推測設計師等多重身分。他試圖拓展藝術、設計與科學結合的可能性,作品主要專注於臨床醫學、人類身體、人與其他物種的關係以及性別議題,嘗試藉由藝術實踐與設計方法去探索科學領域中的倫理問題,並藉此思考科技、人類個體和環境之間的關係。
他的作品曾獲多個國內外奬項,例如:台北數位藝術獎首獎、美國Core77 Design Awards的Speculative Design Award、荷蘭恩荷芬設計學院Gijs Bakker Award首獎、荷蘭未來食物設計大獎 Future Food Design Award前三名。此外,他的作品更受邀參與國際重要展覽,如德國柏林Transmediale跨媒體藝術節、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荷蘭設計周、米蘭設計周、比利時根特設計博物館、英國倫敦V&A博物館等等。而他的作品曾刊登於多份國際媒體,包括New Scientist、The Huffington Post、Elephant Magazine、DAMN°、Dezeen、Designboom、VICE、Dazed Digital、Daily Mail、New York Post等。
__________
吳玶萭
台灣台中人,畢業於清華大學動力機械系,曾任機構設計工程師,現就讀於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多方嘗試藝術表現的可能性,作品曾參與交大應藝所師生展、入選110年全國美術展。關注人類行為表現相關的訊息與議題,期望作品能以關懷人類本質為出發,運用知識、想像力,結合多樣的形式,引起更多對於現代生活與社會的關懷與討論。
__________
粘力元
粘力元,生於台南的台中人,畢業於中原大學商業設計系,大學期間便開始參與地方活動、熱衷於認識台灣這塊土地蘊含的風土並轉換成創作的養分,試圖於他方來尋找自己安身立命的所在。 策劃過一些活動、當過一陣子設計師、音樂相關的工作;漂泊良久才稍微體悟到歸屬感,不是血緣的或是具體地方的,而是找尋到自己著根的方法。
__________
莊士頡
臺灣台南人。插畫漫畫創作者,現就讀於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創作面相隨著不同的時間點而改變,對於周遭環境與社會議題特別關注,期望能透過自身創作影響觀看者。
__________
朱俐穎
台灣台中人,目前就讀於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大學畢業於中原大學建築學系。過去的作品多與建築與空間相關,但仍在求學過程中,勇於跳脫框架,多次主動修習非建築的課程,嘗試不同手法與呈現的創作激發,汲取多元的養分,充實自我內涵。
近年來不論在建築、短片、策展等創作,多著墨於作品本身的敘事性架構,藉由多元的敘事性,呈現議題中宏觀到微觀間,不同尺度的討論,促使觀者進行開放性的反思。
__________
洪敬庭
台北人,目前就讀於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研究所。大學畢業於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並曾任職於花藝及科技藝術相關工作。熱愛自然環境,並深受各種生命體的樣貌質感所吸引。作品探討自然、生命和生活。
__________
吳汶茜
台灣臺南人,畢業於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學系。當前狀態為自由創作中。專注於人的情感感受和精神健康。透過不同的媒介組合,建構物件,再現提問,引發思考。
__________
黃喜樂
台灣新北人,畢業於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學系。正在台北市擔任社畜,是一位感性多於理性的晚期少女,喜好聆聽、不擅應答。每段人生都是故事,我想先聽聽你的。
__________
《純乳未來》製作團隊
徐筱媛、施安妮、張鈞儀、張庭維、馬大偉
團隊成員由工業產品設計大三生到碩班碩二生及媒體傳達設計大四生組合而成,各自有不同的設計相關學習背景,因此擁有不同面向的創意激發與專業度可供使用。
我們認為隨著人類的生活方式改變,過敏類疾病逐年增加,成為影響人類生活質量的重要疾病之一。期望藉由母乳成分中的優越點加上新科技,使全體生理性別皆可產生人乳去供應,並使未來更趨近於性別平等的完美社會。
合作單位
指導單位
台北市政府
主辦單位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臺北數位藝術中心
補助、合作單位
臺北數位藝術中心
實踐大學
文化部
荷蘭創意產業基金(Creative Industries Funds NL)
荷蘭恩荷芬文化基金會(Cultuur Eindhoven)
《啟發性的未來 II:推測、醫學、身體與性別》:臺北數位藝術中心、實踐大學110學年度校內專題研究計畫《推測設計與醫療科技、身體、性別之研究計畫》
《游離男性乳頭》:文化部扶植青年藝術發展補助計畫、荷蘭創意產業基金(Creative Industries Funds NL)、荷蘭恩荷芬文化基金會(Cultuur Eindhoven)
播映地點
臺北數位藝術中心
臺北市士林區福華路180號1樓
相關活動
2021.12.12 14:00~17:00
啟發性的未來 II:推測、醫學、身體與性別 – 講演式表演 (階段性發表)
發表者:
游離男性乳頭:宮保睿、顧廣毅與外科醫師唐貞綾
氣逃朗:吳玶萭、粘力元
我的敵人: 莊士頡
蒙娜麗莎的眼睛: 朱俐穎
情緒轉譯器官: 吳汶茜、黃喜樂
純乳未來: 徐筱媛、張庭維、馬大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