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EN Studio
轉眼間2020即將畫上句點,在這堅「疫」的一年,駐館藝術家們可沒有怠惰,藏身DAC的工作小窩,持續醞釀藝術能量!就在暖心聖誕節隔日,12/26(六)DAC再次開放工作室!每位藝術家將掏心掏肺與各位分享駐館期間的階段性創作。
一樓:
計畫主持人:許庭毓
致力於向大眾介紹當代最為前沿的空間化聲響技術,探討研究更具沉浸感、包覆感、更高真實度、更為自然鮮活的聲響及其在文藝娛樂行業等各領域的發展現況與趨勢和如何進行新型態自然聲響體驗環境的沉浸聲音響系統搭建(針對耳機和喇叭),可應用的場合包括家庭、工作室、錄音室、會議中心、展覽中心、音樂廳、劇院等各種多樣化目的的室內和室外場地。
三明治工成立於2012年,結合公益,藝術與設計,以一起玩為目標推廣共融價值。曾參與的項目包括台北市特色公園改造計劃,新北市共融藝術節,公館地景藝術節,台灣選舉史上第一本易讀版投票指南手冊故宮及兩廳院易讀手冊等,在跨界合作中尋找翻轉社會的可能。
二樓:
汪紹綱
錄像藝術創作者,擅長以錄像形式探討自我與他者外在的連結。不斷嘗試影像形式之實踐,實驗於重新組織電影、錄像、紀錄片等形式的影像創作。消彌範疇界線,重新探討外界真實的意義。目前持續研究台灣在地人文與環境歷史的內容創作,脈絡多從以人為主體的出發,覺得不斷發生在時空裡,那些流失在生活或歷史中的片斷事件有著想往的著迷。當我挖掘當下現實中所看到的景致,並不單只有表像本身,而是背後造就出來的過程,試圖把平庸的現實,幻化成觀點後的影像/想像產物來解放現實裡看似的尋常影像。
馮志銘
隧道音像社聲音設計、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研究所畢,畢業論文研究聲音聽覺的雕塑性,2013-2014年任職於台北市捷奏錄音室,2013年開始主要參與藝術家作品及記錄型影片的聲音設計、聲音錄製、配樂以及混音。2019年與影像工作者張能禎共同成立隧道音像社。
法國高等自由電影學院導演組畢業,曾任法國巴黎V2lam Productions製作公司導演助理、中華民國視覺藝術協會秘書長,現為自由影像工作者。導演與攝影工作包含廣告、紀錄紀實及短片創作等領域,近年來多次發表劇場影像設計作品於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衛武營藝術季,並與書法名家董陽孜合作《騷》跨界劇場多媒體設計。
數位藝術創作者,作品跨足於互動裝置和聲音表演。裝置作品常以數量的方式以達到一種特異的身體感知。而聲音表演常搭配程式即時生成的影像,與即時運算的聲音演出。近年來致力於程式演算影像與聲音的契合。現任城氏互動設計工作室負責人。曾獲得台北美術獎首獎、台北數位藝術節互動裝置類首獎、台北數位藝術表演獎首獎、英國流明獎雕塑類首獎,並於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西班牙現代影音藝術節、法國里昂國立音樂中心、德勒斯登國際當代藝術展、比利時新科技藝術獎等國際知名藝術節展出。
想跟藝術家們近距離接觸的話(還是要戴口罩喔),12/26(六)14:00-18:00「DAC 2020歲末開放工作室」趕快加進行事曆裡吧!

DAC 2020 歲末開放工作室

DAC 2020 歲末開放工作室
DAC 2020 歲末開放工作室

DAC 2020 歲末開放工作室
DAC 2020 歲末開放工作室

DAC 2020 歲末開放工作室

DAC 2020 歲末開放工作室

DAC 2020 歲末開放工作室

DAC 2020 歲末開放工作室

DAC 2020 歲末開放工作室

DAC 2020 歲末開放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