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 Address
111031台北市士林區福華路180號
No.180, Fuhua Rd., Shihlin Dist., Taipei City 111031
電話 & E-mail / Phone & E-mail
+886-2834-5066
info@dac.taipei

「生物設計:從靈感到整合」展覽

「生物設計:從靈感到整合」(From Inspiration to Integration)自8月25號起至9月27號在羅德島藝術學院(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展出,此次展覽為慶祝該校自然實驗室(Nature Lab, RISD)創立80週年,特別與紐約現代藝術館(MoMA)及生物設計挑戰高峰會(Biodesign Challenge Summit)聯手策展,展出一系列以當代生物科技為基礎的藝術與設計作品。
   
此次展覽的核心理念在於合作(collaboration)與共同創造(co-creativity),以生物材料作為媒介,作品涵蓋人與人、人與生物、與環境之間在合作上的實踐案例:藝術家、科學家與設計師們以自身的視界為起點,預見未來細胞、微生物及其他生物如何重新形塑人類對於工業產品與人造世界的認識,進而啟發並喚醒人們對此環境生態的敏感度,再再提醒著人類:生物從未是活在人類社會之外,而是與我們共享這個世界。
 
生物學在當代扮演著跨學科的合作橋樑實非偶然,科技(或工程技術)所代表人類在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上所取得的實務性技術累積,常運用於物質社會的建構,再通過設計與藝術在理性與詩性的處理之下,便可生成可觀、可感的視覺作品,而生物知識扮演著是以知識為基底的事實根據,將視界聚焦於物理可能的自然世界。
 
以喬恩麥考馬克(Jon McCormack)的作品「五十姊妹與形態生成(Fifty Sisters Morphogenesis Series)」為例,此作品探討了上個世紀石油工業的發展以及它如何影響人類能源產業的行進,利用電腦運算,植物圖像在程序碼的運算上「進化」與「生成」,以模擬生物體的形態生成(Morphogenesis),再透過數位媒體的印刷與3D模型建造等技術,具象化地反映出石油生產後的今日:一個受氣候變化、石化霾和石油洩漏所影響的環境。透過植物的印象,提醒著我們遠古的地質資源,乃是由植物所積年累月所變化而成。
   
生物設計以仿生學作為起點,卻不僅止於此。不同作品在知識的基礎上探討物質實踐的可能性,並利用數位影像傳遞一個觀景窗,這個觀景窗既能具備時間的指向性,指向過去或未來,亦能提供一個跨越時空的提問空間。如「絲綢詩(Silk Poems)」這項作品探索了生物相容性、文本與紡織品之間的類比關係。此項作品為藝術家詹.波文(Jen Bervin)與材料科學家、文學學者們共同合作的成果,透過30多個國際生物醫學和奈米技術實驗室、圖書館和紡織檔案館的研究成果所推動,此詩在生物感應器之下、以奈米尺度進行印刷。這是一首以家蠶的視角而寫的詩,總共有六種字符,分別代表六種家蠶所能生成的氨基酸分子鏈,此詩可成功植入人體而不會產生免疫反應。觀者可透過詩的成像與錄像作品觀賞此創作儀式,理解創作者群如何以「生物相容性」作為比興,思考人體內的語言脈動與文化限界,並將這樣的探索歸向人與生物之間共享的「生」之屬性。
   
論及美、反思、客觀世界的真實、意念的傳達或操作,科技、藝術、設計這三者各有專攻,然而,在以生物為首的跨學科對話之上,這三者得以巧妙地交融。在這一次的展覽當中,從生物藝術所提出的叩問為起點,人類開始思索何為人、何為自然、人與自然的關係究竟如何圓融,主客間角色扮演又是否能夠對調。大自然豐富的物種帶來靈感的光亮,使得這些疑問得以在生命世界中進行取材與研究。設計與科技並接次地在這些問題上,提出不同的詮釋與模擬空間;透過這些可能世界的示現,又一次地反饋於問題本身,並帶來更細膩的追問與討論空間。
作者
林彤
出生於台北,現居紐約,跨領域設計師、作家,目前正於Parsons School of Design攻讀MFA學位,她形容自己是一隻在紐約過冬的蟬、後哲學時代的科技旅人。面對於任何主義,她保持不斷地填充與放空。非常地偏食與傭懶,對文學偏食、對音樂也偏食,至於食物,當然偏更多。她喜歡每個無所事事的午後,思考不受束縛也無須緊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