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 Address
111031台北市士林區福華路180號
No.180, Fuhua Rd., Shihlin Dist., Taipei City 111031
電話 & E-mail / Phone & E-mail
+886-2834-5066
info@dac.taipei

開創新時代的跨領域先鋒-白南準巡迴展「The Future is Now – Nam June Paik」

在2019年由泰德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與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SFMOMA)共同策劃推出廣為人知的錄像藝術之父白南準[註1]大型巡迴展,目前也正於荷蘭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Stedelijk Museum)進行展出至8月底[註2],緊接11月至2021年1月於美國芝加哥當代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Chicago)、2021年3月至6月於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SFMOMA)、最後是2021年9月至2022年1月於新加坡國家藝廊(National Gallery Singapore),跨越歐美、亞洲等地展出的全球性巡迴展,且隨著移動至各館展出,展出作品因館所收藏白南準作品稍有不同。
  英國泰德美術館(Tate Modern)展覽海報及展覽入口。

英國泰德美術館(Tate Modern)展覽海報及展覽入口。
(攝影:林子荃)

「我知道有些事可以透過電視來完成,而且也還沒有人做過,所以我對自己說何不把這當作我的工作?」(I knew there was something to be done in television and nobody else was doing it, so I said why not make it my job?)—白南準(1975)
 
本次的大型巡迴展安排上依照白南準的創作初期至後期串連整個展覽,且加入其與重要好友暨合作藝術家們如約翰・凱吉(John Cage)、馬歇爾・康寧漢(Merce Cunningham)、夏洛特・莫曼(Charlotte Moorman)、約瑟夫・波伊斯(Joseph Beuys)等人的主題展間,以及和激浪派(Fluxus)藝術團體之間的創作與記錄文件主題展間,總計約十二個展間。展場入口第一件作品便以白南準知名的〈電視佛陀〉(TV Buddha)為開端,引領觀眾進入白南準融合東方禪學與西方思想、心靈與科技、豐富且激進的創作世界。
  〈電視佛陀〉(TV Buddha)(1974)。

〈電視佛陀〉(TV Buddha)(1974)。
(攝影:林子荃)

經過開端的導引走進白南準創作最初期,是他到德國留學的時期,而有趣的是他本來學習的專業是古典音樂,但在1958年「慕尼黑國際新音樂研習營」與約翰・凱吉認識後,受其機運、偶發性(Happening)前衛的創作理念影響,也開始嘗試實驗性的藝術創作。在這次的展覽中,也特別將白南準首次在德國烏帕塔(Wuppertal)帕那斯畫廊(Galerie Parnass)的個展《電子音樂—電子電視》(Exposition of Music—Electronic Television)[註3]當時所呈現的部分作品、以及相關文件紀錄,一一的再次呈現於新一代的觀眾眼前。這個個展也是白南準首次大量的以電視機作為創作媒材呈現作品,開啟他後續與錄像藝術的不解之緣。
  1963年《電子音樂—電子電視》(Exposition of Music—Electronic Television)個展海報與場地配置圖。

1963年《電子音樂—電子電視》(Exposition of Music—Electronic Television)個展海報與場地配置圖。
(攝影:林子荃)

白南準在《電子音樂—電子電視》展覽中,開始實驗將電視機作為創作的視覺媒材,是受到德國畫家Karl Otto Götz(同時為電子藝術先驅)啟發。雖然早期電子產品相當脆弱,也容易故障,卻正符合他對偶然性、隨機運算的興趣,進而利用這些特點。當時運送至展場的電視機,在這之中有兩台電視受到毀損,其中一台畫面上只剩下一條水平的直線,藉此他將電視轉向,而缺少畫面影像被濃縮成為一條直線的狀態,也恰恰回應了東方極簡的禪意,便將此作稱為〈Zen for TV〉。另一台毀損而無法使用的電視,則是直接將螢幕正面朝下放置,隱藏螢幕的部分,改將品牌名稱「Rembrandt」凸顯出來,玩味的暗指荷蘭知名畫家林布蘭(Rembrandt van Rijn),成為〈Rembrandt Automatic(Rembrandt TV)〉此一作品。從此也能看見白南準在受機運(Happening)影響,所開始將物件脫離原始的狀態,因地制宜或加以改變。
  左為作品〈Zen for TV〉,旁邊放置於地面的為〈Rembrandt Automatic(Rembrandt TV)〉。

左為作品〈Zen for TV〉,旁邊放置於地面的為〈Rembrandt Automatic(Rembrandt TV)〉。
(攝影:林子荃)

「我將電視螢幕視為畫布」(I have treated cathode ray tube(TV screen)as a canvas.)—白南準(1968)
 
此後開啟他以電視、閉路攝影機等其他電子影音設備作為創作媒材進行實驗與探索,這些作品可在上述個展主題展間旁的展間內看見,例如他將磁鐵放置在電視上方,因磁場的干擾形成抽象的線條與色塊的視覺效果,並當移動磁鐵時,圖像也會隨機改變,成為作品〈Magnet TV〉。旁邊另一件作品〈Nixon〉是將金屬線纏繞成圓形電磁鐵置於螢幕前方,當線圈通電時即會扭曲畫面中進行演說的政治人物(Richard Nixon),以此意向來嘲弄政治人物藉由大眾媒體的形象操控,進而以電視為媒介傳送、洗腦坐在電視機前單向接收的觀眾。有如他所言:電視攻擊了我們的生活,現在,我們反擊回去。(Television has attacked us for a lifetime, now, we strike back.);反思對於大眾媒體、科技,帶給我們生活的意象,回頭檢視與批判。
  白南準透過巨型磁鐵與電磁圈來操控電視畫面,扭曲原始的影像,形塑一種特殊效果。左圖為作品〈Magnet TV〉,右圖為〈Nixon〉。

白南準透過巨型磁鐵與電磁圈來操控電視畫面,扭曲原始的影像,形塑一種特殊效果。
左圖為作品〈Magnet TV〉,右圖為〈Nixon〉。
(攝影:林子荃)

位於同一展間內的另一側,一個以不同電子元件、骨架外露的機器人是白南準與日本電子工程師阿部修也(Shuya Abe)共同研發的創作作品。白南準在結束了德國的首次個展後,又再次到日本幾個月,一探日本先進電子技術的蓬勃發展,並在東京遇見阿部修也,阿部修也以自身具備的技術知識協助白南準將創作概念落實,日後在白南準的創作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他們首先共同研發的就是以無線電控制、外型如同人類形狀的〈機器人K-456〉(1964),然而不同於我們所想像日本先進機器人的樣貌,白南準故意讓機器人外觀破破爛爛,走起路來十分滑稽,藉以嘲諷著所謂的高級文化以及科技。
  左圖為白南準與阿部修也共同研發的〈機器人K-456〉(1964);右圖為展出的機器人家族中〈Uncle〉、〈Aunt〉(1986)。

左圖為白南準與阿部修也共同研發的〈機器人K-456〉(1964);
右圖為展出的機器人家族中〈Uncle〉、〈Aunt〉(1986)。

機器人的創作概念也被延續在白南準1986年於俄亥俄州的展覽《機器人家族》(Family of Robot),一組以包含三個世代的家庭成員角色,並透過選擇的科技媒材反應其年齡世代,例如祖父母應用了1930年代的收音機與1940年代電視機櫃,相反的年輕世代的小孩則使用最新的電視機型。而這樣精心的安排,也巧妙地呈現了橫越20世紀初科技媒體的硬體演進史。同時以這樣並列不同時代科技媒體的結構,回應了亞洲常見三代同堂的大家庭文化,並在位於機器人身體部位的螢幕內,播放著世界各地家庭生活的畫面。而在這次展覽呈現的是中年世代的〈Uncle〉與〈Aunt〉兩件機器人錄像雕塑作品。
 
除了嘗試以電子媒材、電視媒體等實驗創作之外,白南準也發展行為表演的創作,也因此被創立激浪派的喬治・馬西納斯(George Maciunas)網羅加入。而頻繁穿梭旅遊於歐洲、美國、日本等地的他,間接地扮演了連結多方藝術家、編曲家、表演家的橋樑角色,推進前衛、具偶發實驗性、聲音與表演跨領域的發展演進。在激浪派的主題展間可以看見白南準在1962年德國威斯巴登(Wiesbaden)舉辦的國際激浪派新音樂藝術節(Fluxus Internationale Festspiele Neuester Musik),以自己的頭與領帶沾上墨水作為筆刷在長條的紙捲上畫下一條長黑線,來詮釋《作品1960 #10號給鮑伯・莫里斯》[註4]中僅有一句「畫一條線,並跟著它走」的指令。如同書法裡提起毛筆聚精會神的書寫姿態,及灌注禪宗冥想技巧完成的〈Zen for Head〉。此件行為作品的紀錄影片,以及當時所畫下的狹長紙卷與被一起作為畫筆運用的領帶。
  左圖為白南準於激浪派國際新音樂藝術節上表演〈Zen for Head〉的紀錄影片;右圖是當時沾上墨水當作畫筆的領帶〈Untitled(Zen for Head II)〉(1962)。

左圖為白南準於激浪派國際新音樂藝術節上表演〈Zen for Head〉的紀錄影片;
右圖是當時沾上墨水當作畫筆的領帶〈Untitled(Zen for Head II)〉(1962)。
(攝影:林子荃)

另外一個同樣具代表性的表演性質創作,就是與大提琴家夏洛特・莫曼合作的〈TV Cello〉,這是白南準以三台大小不同的電視螢幕安裝至透明壓克力箱內組裝而成,提供給夏洛特在演出時使用的大提琴電視裝置。螢幕內則是播放著及時的電視節目或是錄影帶,並隨著演奏時透過將琴弦的震動轉換為光學訊號,進而即時的干擾、改變螢幕上所呈現的影像。此外,從初期合作白南準以小型電視螢幕製作,給夏洛特在演奏時穿戴的〈TV Bra for Living Sculpture〉與〈TV Eyeglasses〉,乃至相關展演的文宣資料、紀錄影片都一一呈列在以夏洛特・莫曼為主題的展間內。
  左圖白南準製作給夏洛特・莫曼演奏的〈TV Cello〉;右圖在演奏時搭配穿戴的〈TV Eyeglasses〉與〈TV Bra for Living Sculpture〉。

左圖白南準製作給夏洛特・莫曼演奏的〈TV Cello〉;
右圖在演奏時搭配穿戴的〈TV Eyeglasses〉與〈TV Bra for Living Sculpture〉。
(攝影:林子荃)

在整個展覽尾端的展間則是一件由幾十台投影機與金屬支架組裝而成的裝置,而所投射出的畫面佈滿整個展間天花板與四周的牆面,創造出一種被大量、重疊如萬花筒般的影像所包覆的沈浸感。這件作品〈Sistine Chapel〉是重現1993年白南準受邀於威尼斯雙年展德國館參展的作品之一,當時運用了共計40台的投影機,影像與影像之間快速的堆疊,播放串連著他過往所拍攝過的影像、如身邊藝術家朋友、合作者、名人,作為一種對於自己藝術生涯的總結。
  〈Sistine Chapel〉運用數十台投影機呈現沈浸的影像空間。

〈Sistine Chapel〉運用數十台投影機呈現沈浸的影像空間。
(攝影:林子荃)

這件作品在當年展畢後,至今近30年都未曾再展出過,直到透過這次的巡迴展策劃,才再被策展團隊從藝術家的資產中挖掘出4個錄像、2個改造過的影像切換器,和極少的原始展出紀錄照片,且藝術家當時並未期望此作品會再展示,乃因需將40台沈重的投影機架設到離地面數米高的支撐架上。在缺少足夠的文獻資料下,團隊進而向藝術家資產管理人兼白南準長期的工作室助理约翰・赫夫曼(John Huffman)尋求更多的作品安裝資訊,評估該如何投影正確的尺寸與疊合,讓策展團隊、保存人員、修復師可以一同與技術專家合作重新再現作品。[註5]
 
白南準在一生的創作中使用了各類的電子媒體設備,在當時可說是走在時代的前端,運用著先進的科技媒材,成為了錄像藝術、媒體藝術的前期代表。然而二十世紀中期數位時代的降臨,與其快速的發展變化,使得其原本所應用的類比電子媒體設備,如映像管電視(CRT TV),變得過時,甚至也不再生產。因而讓白南準的作品面臨如何保存,以及所運用的媒材要如何在延續運作下去等問題,其中一種可能的方式,也就在這次展覽策劃中,透過讓作品再次呈現展出,以重新檢視作品現況、相關的紀錄資料收集,經過梳理以相適應的科技媒材修復作品,使其再次重現於大眾面前。
 
[註1] 白南準在錄像藝術發展上創新的媒材應用、跨文化與跨領域的精神,成為此領域的開創角色,被後人推崇為錄像藝術之父,參見陳永賢著,《錄像藝術啟示錄》,台北:藝術家出版,2010,頁41。
 
[註2] 目前展覽時間已在其官方臉書粉絲專頁宣布延長至10月4日。消息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Stedelijk/photos/a.405998079658/10158517161809659/?type=3
 
[註3] 該展覽將一棟三層樓的別墅轉換成展場,並創造了沈浸式的觀展環境、以及讓觀眾可以參與互動的作品,有關此展覽相關的資訊,可觀看由韓國Arirang TV所製作的白南準紀錄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0E2v_rbY7s
 
[註4] 《作品1960 #10號給鮑伯・莫里斯》(Composition 1960 #10 to Bob Morris)是由實驗作曲家拉蒙特・楊(La Monte Young)所創作,並只有一句“Draw a line and follow it”。
 
作者
林子荃
現就讀德國斯圖加特國立造型藝術學院「新媒體與數位資訊保存維護」碩士學程,及臺灣數位藝術基金會發起之「科技藝術典藏基礎計畫Save Media Art」國際交流主任,曾任臺北數位藝術中心技術組組員、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管理組專案助理。畢業於臺灣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碩士班,擅長以錄像、多頻道影像裝置為創作媒材,融合其個人創作經驗,關注於數位與類比媒體藝術作品的保存維護與修復實作。